楞严经讲解网
标题

佛要救你 (道证法师讲述)

来源:楞严经讲解网作者:时间:2019-11-15 10:10:03
佛要救你 (弥陀要解学习之一~有关助念的问题)道证法师讲述—西元2001年对台湾大学弥陀要解学习班电话授课—‘弥陀要解学习’系列出版品出版缘起及说明缘起助念存心对佛的认识,和无障碍的信心最伟大的助念团!如何超越业障?——体会佛的慈悲,和大力唯一的障碍佛号——佛给的金刚钻!佛‘大力’的全体展现!接受佛的慈悲(大愿救度)——木柴点著了火(以深信愿,持佛名号)是佛慈悲有神通,非我有功夫!以信愿引发信愿注

佛要救你 (弥陀要解学习之一~有关助念的问题)

道证法师讲述

—西元2001年对台湾大学弥陀要解学习班电话授课—

‘弥陀要解学习’系列出版品出版缘起及说明

缘起

助念存心

对佛的认识,和无障碍的信心

最伟大的助念团!

如何超越业障?——体会佛的慈悲,和大力

唯一的障碍

佛号——佛给的金刚钻!佛‘大力’的全体展现!

接受佛的慈悲(大愿救度)——木柴点著了火(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是佛慈悲有神通,非我有功夫!

以信愿引发信愿

注意检查内心的念头

别唱高调,说风凉话;先将心比心,自我反省

\

奇妙的转折——由激动回归信愿

由反省,推己及人,感同身受

顺情而化

即凡心是佛心

也可忆佛念佛

佛的强力保证

至心信乐

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

能否‘临时’助念,劝往生

以事例来说明

‘弥陀要解学习’系列出版品出版缘起及说明

台湾大学弥陀要解学习班 恭写

一切法从因缘生。或许是台湾大学晨曦社的童子们,宿世的善根成熟,今生才有缘亲身受教于 上道下证法师。两年半以来,在 恩师的教导下,经历了一程丰硕的学法之旅,高潮迭起,应接不暇。 恩师给晨曦社极乐童子的教导中,最核心的则莫过于学习弥陀要解。

学习弥陀要解的缘起是童子们曾经听 恩师说:‘时常会遇到一些学佛的朋友,问起有关净土法门的问题,大家的问题,大同小异,而答案其实都已经明明白白写在蕅益大师的阿弥陀经要解当中。如果大家能拨出时间,用些功夫,把要解读熟,那么,很多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恩师又说:‘印光大师对要解实在是赞叹到了极点,他说:“蕅益大师所著要解,理、事各臻其极,为自佛说此经以来第一注解,妙极!确极!纵令古佛再出于世,重注此经,亦不能高出其上矣!.......”

说真的,像我这么冥顽不灵的人,如果没有莲池大师的疏钞,和蕅益大师的要解,这些大著来阐述经的涵义,说什么我也没办法体会阿弥陀经的奥秘。如果不能体会,就不可能有真实的信心,那么,遇到得癌症,在生死关头的大考验,就真的会束手无策,而且就像蕅祖说的:“石火电光,措手不及。”......

我自己生病之后,面对生死考验而念佛,得到要解的帮助实在很大,内心感恩莫名。因为蕅祖的开示,使我们能够确立正知见,才能生起信心;对佛力和智慧能够深信,才能深信佛名号的功德;对名号的功德能深信、深入体会,才能发起大愿来持名;每念一声佛才都具足信心、愿力。由信愿发出的佛号,力量自然不同,自然强大。’

童子们深深体会熟读要解和领悟要解的奥秘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大事,遂向 恩师启请,而成立了‘弥陀要解学习班’。

因为地缘的关系,‘要解学习班’上课方式是每周拍摄童子们在台北上课的情形,寄给 恩师,恩师再就学习的情况,以及童子们的提问,作特别开示。有时是 恩师亲自北上或电话开示,有时是童子们南下请法。这其中留下了珍贵的法宝,都是 恩师针对童子们的疑问,而对净土法门很关键的问题所作的开示。

恩师教理透彻,思路清晰,童子们提出的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问题,恩师都一一清楚明白地回答,让人豁然开朗。把糊涂得像一团浆糊一样的问题,一一理出头绪,真让人叹为观止,听后心境清明,踊跃无量。恩师每做一件事都全力以赴,尽心又尽力,所以这些开示在童子们心目中都是值得传诸后世的经典之作。童子们遂发心整理成文字稿,恭请 恩师修改,准备出版。未料这一系列的书尚未出版,恩师遽然撒手西去。童子们为了报佛恩、报师恩,很想和大家分享这些丰盛的法筵,同沐 恩师法雨,同享法乐。

这一系列的书和录音带有一特色:因为 恩师是针对弥陀要解学习所作的讲解,所以引用的经论,以弥陀要解为主。为了显明此一特色,同时,体念 恩师在世时曾出版过‘毛毛虫变蝴蝶’一系列书的风格,故标为另一系列的套书和录音带,而以‘弥陀要解学习’的名称来出版。

恩师在世时,童子们发心背诵要解。恩师体念童子们,为便利学习,特别亲自恭诵弥陀要解,有语音光碟和录音带均已出版。回忆初次听闻此要解的读诵带,确实感觉到闻经真是人间至乐之事,而且百听不厌。

最后,谨祈求三宝和 恩师加持,此‘弥陀要解学习’一系列的书、语音光碟及录音带得以顺利出版,供养大众;并引用蕅祖要解的回向文来祝愿:

‘所愿一句一字,咸作资粮,一见一闻,同阶不退;信疑皆植道种,赞谤等归解脱。’

缘起

诸位菩萨,我们今天来谈一谈有关助念的问题。谈这个问题,缘起是—因为台湾科技大学有一位学长叫做纯华,她遭遇到车祸,车祸使她伤得很重,送到医院,经过医生极力急救,却回生乏术。医生请家属们准备后事,而台科大的同学们,和台湾大学要解班的‘童子’们,(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故称童子。)大家看到同学遭遇这样的困难,面临这生死的大关,都纷纷发起了高度的友爱,发起了极度的慈悲,要去为她助念,希望她能够平平稳稳地走过这生死的大关,大家都很希望纯华同学能够在大家热诚的温暖护念当中,回到阿弥陀佛的故乡,牵到阿弥陀佛慈悲的手。

然而,孩子们大家虽然有著很诚恳的发心,却缺乏助念的经验,所以大家就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研究著怎么样帮助朋友,末学非常感动于大家的真诚流露,所以也参加了这一次的研讨。因为助念往生,这个问题是‘很要紧’,又‘很要松’的,(所谓‘很要紧’——是要紧登极乐;而‘很要松’—是要松开娑婆。)既然是很要紧、又很要松,所以就这个问题跟大家谈一谈。看大家去为纯华同学助念都很真诚流露,而且很能体谅朋友和家属,讲劝念佛的话也讲得很恳切,大家莫道一念轻微,我们发愿发得很真切的话,那力量是很大的。我们读阿弥陀经要解五重玄义‘辨体’这一段,也知道这一念心的体性,是横遍十方,又竖穷三际,因此我们所起的任何一个小念头,都是尽虚空、遍法界的,所以要善用心。

因为当纯华濒临危险的时候,有些佛教徒不忍心看她多受折腾,就建议早点帮她把气管插管拔掉,而病人的眷属通常很不忍心、很舍不得,常常在病人临终的时候,会为这个问题起争议,晨曦社的孩子们也为此起了疑问,问起末学的看法。

末学觉得助念的要点,应该要把握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中所讲的——‘往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这句话。

既然是‘往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那么往生与否——并不在‘气管插管’之有无,也不在‘器官捐赠’之有无,也不在‘念佛资历’之长短,也不在‘念佛功夫’之高下,

☆只是在‘佛要救你,你到底愿不愿意被救?’

☆就在这个‘愿’和‘不愿’的问题。

如果我们信愿坚固,即使有气管插管,也能够往生;(大家想想,阿弥陀佛大慈大悲,怎么会看一个人有气管插管,就不来接他呢?)有器官捐赠,也可以往生;甚至意外突然死亡,也可以往生。(这是说:‘如果信愿坚固的话。’)

反过来,如果没有信愿的话,留著气管插管,也不会往生;故意早拔插管,也不会往生;就算器官都保存得很良好,都没有捐赠掉,也不会往生!(只是会断气死掉,去轮回而已。)

末学这样讲,目的并不是在鼓励大体捐赠,或赞成临终作气管切开插管,而是去助念时,我们所遇的状况,常是‘已成定局’——比如‘已捐赠’,或‘已插管’等等,所以,并没有机会让我们去决定‘要不要’、‘该不该’,也没有时间让我们去讨论争议。(比如纯华就是‘已插管’急救。)因而,也只能就当时‘已成定局’之状况为立足点,来提起信愿念佛。

我们的心念焦点,就要放在‘信愿念佛’,心念不要放在‘插管啊、器官啊’,这些枝末的问题,这是我们助念要注意的观念。

讲到这里,先提一件真实的事例:有一天下午,末学和台大晨曦社一群教授、学生,到大林慈济医院,要去探望社员(棒棒学长)的妹妹,我们一行人,本来要到‘外科加护病房’,可是正要搭电梯时,恰逢该电梯前在洗地板,满地泡沫,于是改道,去搭乘另一电梯,按键无误,而电梯门一开,却是——心莲病房(癌症末期病房)。

末学知心莲病房,不开放参观,故不敢入,因此,又改乘另一座电梯,仍按外科那楼,可是很奇怪,门一开,又是——心莲病房。

第三次,还是如此,而且,电梯口,又有慈济委员志工,以无比亲切笑容,热诚请我们去观赏—她们为癌病人的手语演出——爱洒人间,‘盛情不忍却’之下,我们就应邀入座,用心来体会学习。看到眼前,脸上有太肿瘤的病人,坐在那儿聆听志工的法音宣流——

当她们唱到:‘他们默默,怜视著人间,他们不忍,地球受毁伤,他们心疼,苍生多苦难,他们永远陪伴,肤慰人间。’末学已忍不住串串滴落的热泪,正擦著泪永,忽然有一位素不相识的女士,恭恭敬敬来跪在末学面前说:‘师父,可不可以请您到病房,为家母开示?’(她是见到有出家人出现在病房,就把握机会来请求,而末学以为是——因一般癌病人,多半心情不好,所以家属来请出家人,去勉励安慰一下。)

这当然义不容辞,可是遵守慈济规矩,末学还是先请问志工菩萨,征得同意,而一入病房,才知道——这位病人由早上就已昏迷不醒,而且眼睛时而会往上吊、转动,又持续发出阵阵呻吟声,好像‘受苦难言’的样子。

当时,末学刚第一眼见到病人,竟觉得有点面熟?——阿弥陀佛!想起来了!过去偶然间,和她曾有一面之缘——几个月前,末学为其他缘故到慈济,无意中路过她的病床,当时她躺著,而一瞥见有出家人经过,就不顾身上有许多的点滴插管,立刻奋力撑起来,要下床顶礼这素不相识的出家人。

末学见状,很不忍心,急说:‘免礼。’一面上前去扶她躺下,她就顺意躺下,但合掌含笑,为‘没有顶礼’致歉,当时末学很感动,称赞她,所以,旁边的一位志工菩萨,就随缘介绍说:‘这位病患,是慈济委员,而且她已签字捐出大体,要供医学院解剖用。’因为她对三宝的恭敬流露,和捐大体的事,使末学印象特别深刻,没想到——事隔几个月,再见面,她已昏迷,濒临命终,而她那‘未完成的一拜’,也种下了今日临终助念的缘。(大家莫道‘一念’轻微,莫道‘一拜’轻微啊!)

末学请问她千金说:‘令堂菩萨平时有什么挂碍吗?’她千金说:‘没有,平常她只念著:希望佛菩萨早点来接她往生。’(很好!信愿坚强啊!)而末学想起,她‘捐大体’的事,不知这临终的肉体痛苦,会不会使她心乱挂碍?(但她捐大体,已是事实,而在那临终紧要关头,不是讨论‘适宜不适宜’的时候。)与其瞎操心,不如静下来,提起信心,求佛念佛,所以末学在她身旁,先静下来念佛,祈求阿弥陀佛慈悲接引她,加被她临终无障碍,(此是佛本愿,如是祈求则是相应、信受。)也祈求佛加被引导我、左右我,让我知道为她做什么。

大家一起念佛,说也奇怪,她病房中站满了一群虔诚念佛的人,竟是错搭电梯来的!电梯会停错,因果可一点儿都不错!连慈济平日照顾她的护佐也跪在床边一起念佛,真是她平日信愿,不可思议的感召!

念佛一阵之后,末学就在她耳边轻轻说:‘您是伟大的菩萨,我们都很尊敬您,既然您已经捐出大体,那么,您的身体就是“大爱的身体”,不是您的了,大爱的身体,佛菩萨自有安排,因此您不必再为它挂碍,不必再为它受苦,就把大爱的身体,放心交给佛菩萨安排,阿弥陀佛莲池海会,已经准备了盛大欢迎会,欢迎您,为您颁奖,您赶快去领奖,去极乐世界领奖!’

末学讲到这里,原来痛苦呻吟的她,竟停止呻吟,而且笑了起来,还由棉被中伸出手来,摸索著和我握手。但是眼睛还张不开,末学请出忏公恩师加持的大悲水(原来打算带给棒棒妹妹的),以棉棒沾著大悲水,擦在她眼睛周围,(心中默祷请阿弥陀佛来为她擦,带给她光明正念。)末学也没预期,而才刚擦好——她马上眨一眨眼,上吊的眼神恢复明正,睁开眼睛!

说真的,末学也没想到,会有这种戏剧性的转变,真是佛力不可思议,这也证明——‘她平日信心念佛,求愿往生,临终即使昏迷不醒,佛也有办法的!’弥陀大愿必会兑现,一切自有巧妙安排,佛菩萨不但安排度她,同时也度我们一群增长信愿。

您想想,我们一群人,都和她素不相识,而且,末学是要去探望另一人的,竟因‘电梯’因缘,全都去为她助念,这不是很奇妙有趣吗?而念佛之后,她戏剧性的转变,也给我们极大的信心和鼓励。

她醒来后,问医师说:‘我的身体是不是都坏了?’慈济的医师很慈悲,也很婉转地回答:‘我们都很爱您,但这是自然的事。’她听了之后,就很坦然,请求助念往生,先在慈济心莲病房温馨的助念室,后来又一路念佛,回家,正念分明往生!若以人为力量来安排,我们这群人要由南北会合到大林念佛一支香,可以说很难,她也不知我们各住何处,要如何联络上,但她平日的信愿念佛,自然感召佛力加被,大家搭错电梯都同来助念。

末学讲这件事,是和大家互相勉励——佛愿力不虚,自有巧妙安排,我们只要信佛力、靠佛力,安心念佛就好!担忧太多的人,就是信心不足,应在‘信’上多下功夫,把心的焦点,放在信佛,自然无障碍。佛甚至能由地狱、刀山、剑树中把我们救出来,令我们安心不乱,往生西方,何况解决人间小小气管插管,大体捐赠的问题!(这对佛绝对没问题,凡夫医生都能麻醉令人不痛,何况是佛来,一定能加被令人不痛不乱。)

相信佛自有办法,才能真安心念佛不乱,临终的不乱,是佛与圣众现前慈悲加祐才令心不乱的,是‘佛力’的加被,使我们不乱,既是‘佛力’,我们有什么好操心、好讨论的?

与其瞎操心,不如信心念佛——没插管(没伤痛)的,是佛愿所摄受,佛力所能接引,有插管(有伤痛)的,也是佛愿所摄受,佛力所能接引。临终紧要关头,只要快提起信心念佛,不容去讨论太多枝节(‘信愿念佛’以外,皆属‘枝节’)。心耗在‘讨论争议’上,就绝不在‘念佛’上!一错过良机,就太可惜!

当然,如果明知是‘临终’,末学绝不赞成多作‘插管’一举,然而,问题是——‘是否临终’,这点很难事先决定,站在医护人员(或家属)的立场,遇病人只能尽力抢救,(不能一概假设为‘临终’而不救)。

是否临终,是要看救治成果的,——能被救活的,当然就不算是临终,——救不活的,就临终。

事实上,也有许多人,濒危被救活了,故重点若放在倡导‘不急救’,可能也会有‘误人生命’或‘草菅人命’之过失,除非病人及家属自己先决定签字拒绝急救,否则医护人员不急救也会被怪罪。所以,旁人很难以代为决定此事,而强去代作决定,也未必是好,因为凡夫无神通,不知临终人真正心意(也有可能——临终人很想被急救)因此,以凡夫散乱妄想心,自以为是,去代作任何决定,未必明智,不如谦卑恭敬,一心念佛,自有好路。

再说,对‘已插管’的人,临终前,若又刻意先去拔管,对其肉体而言,‘拔掉’,又何尝不是一个新的刺激动作呢?反而变成临终作‘拔’之手术,(大家应有经验,有伤口时,‘碰触它’,比‘不动’更痛,是否?)对其心情而言,除非他真了解‘拔管’的好意,否则,在他的感觉——也可能是‘被迫窒息’或‘被夺去生机’(甚至是‘被杀’)。

他若信愿求生西方,当然没问题,但,假设他不愿生西方,而是很想活在娑婆,别人自作主张,强替他拔管,他也可能起嗔恨心而受苦,并不见得会因拔管断气,就解脱痛苦,所以,末学选择‘一动不如一静’,而集中心力在信佛念佛。

助念存心

接著再谈到助念‘存心’的问题,我们应该要存感恩的心——就是感恩临命终的人,他亲自以生死的痛苦来帮助我提起正念,是他为我助念啊!——是他帮助我发起信愿念佛的正念,否则的话,我必然是在睡觉、打妄想、作白日梦、甚至是在造业堕落。

也感恩阿弥陀佛安排接引我,安排他来为我助念,所以重要的就是我们的心态,绝对不要以一种高姿态去指导人。助念并不是要去指导、或者去命令、或是去帮忙,而是要以一种谦卑的心来祈求,祈求——阿弥陀佛以本愿的大力来接引,也祈求——临终的人在茫茫苦海当中,能够牵到佛的手。

对佛的认识,和无障碍的信心

对‘佛’这一方面来讲,毫无疑问的,永远都是至诚要接引、救度众生,佛不论是对哪一个人,哪一个众生,都没有‘不接引’的心,只要众生愿意接受,佛就愿意接引,这可以说是没有条件的,而且众生无论有什么业障,对佛都无障碍。

阿弥陀经明明告诉我们:‘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我们去助念,首先对佛要有这种‘无障碍’的认识和信心。所谓要‘求佛接引’,就是要提起自心当中慈悲接引的大愿。如果我们靠著凡夫的知见,用我们凡夫的力量就会处处都有障碍;如果我们一心靠佛的话,佛没有障碍,我们就跟著他没有障碍,就比如:凡夫走路,当然是会走到破皮啊、走到腿酸,有种种的障碍,但是搭上佛的飞机,即使不会走路,也没有障碍。

最伟大的助念团!

甚至我们在助念当中,也不用挂念要去通知哪一些人来助念,假如担心没有人来助念,这样念佛就分心了。其实,只要有一个人一心念佛,阿弥陀佛本人就会来助念,六方佛全体都会来护念,这是最佳的助念团!(声势最浩大、规模最庞大的助念团)二十五大菩萨团团围住,莲池海会前呼后拥,该来的全部都会到,不该来的,一律都会挡驾(佛会另外安排救度)。

我们念佛,由佛去发通知,比我自己去打电话好,因为,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这种‘一心念佛’的无边法力,所以不要浪费,耗在打妄想,我们一心念阿弥陀佛,就会集中全法界的力量,可以全摄佛功德来救度众生。

很可惜,很多人在助念的时候常常会放错焦点,眼光老是放在这个临终人的‘业障’上面,心里老是去看那个‘业障’,挂碍那个‘业障’——说:‘那个人业障很深重啊!’再加上‘他家属又那么障碍啊!’所以心里就先认为‘好像不会往生’的样子,末学觉得这是信‘业障法门’,信‘不能往生’,而不是信‘净土法门’,也不是信‘会往生’,这也就是布袋戏所讲的‘助业障的志气,灭佛祖的威风!’如此,根本就是疑而无信。

如何超越业障?——体会佛的慈悲,和大力

我们要把心放在‘体会佛的慈悲’上,业障深重的众生,正是佛急切要救度的孩子,大悲慈父阿弥陀佛,难道会——看众生业障深重,就摇摇头,然后在旁边跷脚说风凉话吗?众生业障越深重,佛的慈悲就越深,在地持菩萨戒就讲到:菩萨对恶人所起的慈悲心,更深于对善人。

经文说:‘菩萨于恶人,所起慈悲心,深于善人。’

所以我们学佛,千万不要只学到外表的仪式和形式,而忘了去体会——佛那颗很温热、很慈悲的心。虽然我们众生的业力很大,地藏经形容说:‘业力甚大,能敌须弥。’可是阿弥陀佛‘白毫宛转五须弥’!

(白毫——在佛的两道眉毛当中,有一支白色的毫毛,它拉直了,可以到佛的膝盖(佛身丈六,白毫长丈五),而右旋宛转,如螺旋状盘起来,像个圆形的珍珠。阿弥陀佛的白毫,盘起来就有五座须弥山那么大!)

所以可以说——阿弥陀佛接我们到极乐世界,比我们救一只蚂蚁还要简单啊!

唯一的障碍

既然如此,那么对念佛人来讲,唯一的障碍是什么呢?就是‘不知道阿弥陀佛无障碍’,‘不知道阿弥陀佛无障碍’这是唯一的障碍。经上明明说了,可是很少人把这句话听入耳,也很少人真信得过,所以都觉得处处好像都有障碍。常常把心错用了,都去看‘业障’,看得忘记佛有十力威德!看得忘记佛的法力无边!

打个比方讲,好像我们跳低栏,八十公尺低栏,本来是纵身一跳,一跳,就过去了,但是偏偏瞪著眼睛看——低栏的那个‘栏杆’,看得不敢跳,看得跑到那里就绊倒了,这就是‘专念业障’。

我们既然要念佛,念佛就念‘佛’,焦点就放在‘佛’。靠佛力、入佛光,光中没有障碍,整个心都是佛,哪里有业障的位置啊!所以念佛人焦点要放在‘佛’,放在‘阿弥陀佛大悲愿力的救度’,即使有‘业’,也不会被障碍。(‘业’不一定‘障’)

比如:我们的石头很大,阿弥陀佛的愿船就更大!石头放在愿船上,虽然很重也不会沉下去,这是靠佛力啊!

佛号——佛给的金刚钻!佛‘大力’的全体展现!

有些学长会认为——‘自己功夫又不好,念佛没有效啊,去帮人家助念一定不得力。’我们要了解——一颗宝珠,谁拿都是宝珠,钻石谁戴都是钻石,同样的道理,佛号没有分——谁念的就有用,谁念的就没有用。不识货的人才会认为:穷人戴的不是钻石。

若是深入佛心的人就能了解——‘就因为我是一个完全没有功夫的穷人,所以佛才把最宝贵的钻石留给我。’这是佛心啊!

所以弥陀要解说:‘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净宗千古之蕴,一旦发尽,希有哉!)

佛把他所有成佛的果实,果觉的全体,都无条件送给我们五浊恶世的众生,这样的心境,只有佛跟佛彼此之间才能够究尽了解,所以要解说:‘唯佛与佛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这心境只有佛跟佛才究尽了解,不是九法界(包括等觉菩萨)用‘自力’所能相信了解的。

我们深入佛的这份心,要发愿跟他一样,而且恭敬感恩地把佛送的这颗钻石拿出来用,不要害羞。佛绝对不会因为我是一个没有功夫的穷人,他就给我一些剩饭、烂菜,或假钻石,佛总是把他钵里面最甘美的饭,留给我这个一贫如洗的人。我既然一点功夫都没有,就是一贫如洗,但是我拿出来的是佛给的钻石!‘南无阿弥陀佛’是佛给的钻石,价值胜过三千大千世界!我自己虽然不会救苦救难,可是我知道——阿弥陀佛莲池海会,他们是‘打电话服务就到’,这个‘知道’可重要无比!绝对不能不知道哦!比如:我们自己不会救火,但‘知道’又会打‘一一九’就好了!

钻石虽然是宝物,但是对不识货、不相信它是钻石的人来讲,它的光辉,即使一点都没有减少,却没有办法去兑换出很高的价格,不是真的没有办法兑换,是不信、不识货的人不敢、也不懂去兑换;所以,这钻石的强度、硬度、亮度虽然一点都没有差,但是因为‘不会用’,结果就连玻璃都没办法割!这句阿弥陀佛的名号也是这样,如果你识货有信心,就有一切用,一切用都具足!

接受佛的慈悲(大愿救度)——木柴点著了火(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如果我们自己已经接受了佛的大愿,内心有信、有愿,众生接受了佛的大愿,就好像木柴点著了火一样,木柴和火就是一体的,是完全不能分割的,木柴到哪里,火就到哪里!所以心中接受了佛的大愿——把佛的大愿,融到我们内心里面,那么,每一声的阿弥陀佛,都是佛精神的全体展现,所以蕅益大师说:‘持一声,则一声不可思议。’‘持十百千万、无量无数声,声声皆不可思议也。’

因为你这木柴到了,阿弥陀佛的火就到了!这一声阿弥陀佛,单单这一声,就是阿弥陀佛兆载永劫大愿、大行、大慈悲的展现,而且是毫无遗漏全部展现!这一句佛号不是普普通通的一句话!这是全法界震动的一句话!这是全法界都肃然起敬的一句话!因为,所有阿弥陀佛累世上山、下海救我的心愿,都在里面,佛为了全法界众生,所流的血和泪水都穿流在其中,所有一切可歌可泣的菩萨行,都融摄在里面,全法界的佛都为之歌颂著,这一声阿弥陀佛,从我们‘小小的一念心’生起来,就波涛汹涌地传遍全法界,发起全法界的力量!

所以不要小看这一声称念,不要小看能念佛的这一念心,它就是全体法界,不要小看所念的这一声佛号(要解云:‘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要解说:称名善根福德同佛故,而且是‘当下圆明,无余无欠。’

所以我们随时都要很珍贵这一念万德洪名,这是出生死的宝筏!内心要领受‘全法界的大力’来念,而且恭敬这一念‘佛’!

因为佛的慈悲是平等无差别的,只要真诚专注,谁念都是一样有效的,有些人会说:‘请师父来念比较有效,我又没有功夫,念起来没有效!’这样想,‘信愿’已经有问题了,不但没有‘信自’——信自性佛力,‘对佛的认识’也有问题了。(这是邪知邪见啊!)等于是怀疑佛的慈悲平等。

是佛慈悲有神通,非我有功夫!

要明白我们念佛感佛来应,这可不是我们功夫好哦!是因为佛有大势力、大慈悲、大神通,佛知道我们在念他,在向他求助,所以他慈悲急急地就赶来应我们!这是佛有神通,大家可别狂妄,贡高我慢,以为是自己功夫好——‘很会念佛’,所以佛才来应,(如果真的是靠自己的功夫,应该念自己的名字就好,不必念佛名!)

以信愿引发信愿

要解里面有一段话:‘问:西方去此十万亿土,何得即生?答:十万亿土不出我现前一念心性之外。以心性本无外故。又仗自心之佛力接引,何难即生!’

我现在把它写成一个应用题:‘临终人是我心中的众生,阿弥陀是我心中的佛,以自心的佛力接引自心的众生,往生自心本具极乐,何难即生!’这就是说,助念就等于——以自心的佛力,来接引自心的众生,往生到自心本具的极乐,那有什么困难呢?这是我们要去助念应该具有的信心,要去助念就是非让他往生极乐不可啊!非成功不可啊!一定会成功的,就要有这种信心,我们自己心里面如果真的有信、愿,有信愿的心念电波发出来表现在言语行动上,就能引发众生的信愿。

反之,如果自己半信半疑,又怕死人啊,又怕鬼啊,又怕业障啊,又怕亡者的冤亲债主会不会来找我麻烦啊?有的人还怕被煞到啊!或者说怕佛不来接,或者是说怕这个人不去啦!心里一大堆的‘怕’,这个叫做‘一心都在念怕’,这不是一心念佛,是一心念怕,这是无信、无愿,只有一堆妄想。

因为你心里在怕啊,就是充满妄想的乌云;心里在怀疑,也是妄想的乌云。自己没有信愿,当然难以引发众生的信愿。

注意检查内心的念头

还有,我们要注意检查内心的念头,有些人去助念,并不是真正关心对方的生死问题,而是——希望对方早点断气,自己好早点回去睡觉,或者希望他早死早结束,才省得照顾啊!免得病人拖很久,拖很久自己就很累,又要耽误很多事,这样想的话,其实心里面就完全没希望他幸福,而是希望他别拖累我。

这个心念的电波一发出去,对方一定可以感觉到,他会生起一个排拒的心,会想:‘你们都厌烦我,要我早点死,我就偏不死,让你们心里难过。’

反之,如果我们的存心真的希望他离苦得乐,希望让他得到阿弥陀佛的救度,真心关怀为他好,他也一定能够感受到,能够共鸣,接受我们的好意。

所以说劝人往生,虽然表面上言语一样,但是内心的念头不一样,这心念的电波发出去,还是大有差别的!所以助念最重要的——首先必须要正心诚意求佛,有一份恭敬供养对方的菩提心,而不重在仪式、形式;还有所请的人是谁?人数有多少?这些都不重要。助念也不可以应人情,去虚应故事,或勉强去凑凑数,或者自以为很会开示,专说些自己都听不进去、做不到的八股文,去命令对方。

有些人经常去助念,助念久了,就摆出一副‘助念老手’的专业姿态,对临终人本身的死活和意愿,就渐渐麻木,觉得无关痛痒——只是希望临终的人赶快断气,赶快助念八小时就可以结束,所以常常就会想:‘赶快把管子拔起来,让他赶快“往生”,办一办就能了事,自己就可以赶快回去睡觉、上班,办自己娑婆世界的事。’

大家可要注意,把管子,气管插管拔起来,断了气,可未必是往生西方哦!有人,半夜被叫去助念,念一念就很想赶快念完赶快回去睡觉,或者说助念一半,遇到吃饭时间,心里就想:我要赶快去吃饭,这样的话,心在哪里就很容易明白了。

古德曾经说过:念佛有一百种果报,从上品往生到堕落地狱都有,以前李炳南老居士再三强调过这个问题,嘴里好像同样是念佛,而各人存心不一样,发出去的心念电波、频道就不一样,才会有一百种不同的果报,其实至心念佛并不难,只要把心念焦点真的放在‘佛’。

别唱高调,说风凉话;先将心比心,自我反省

还有一件事要提醒大家的:我们常常会劝临终人——‘万缘放下,一心念佛。’这本来是对的!要往生,本来就是要万缘放下,一心念佛,但这个并不容易,我们自己可能也做不到,所以,如果以命令口气,半强迫地要对方这样做,其实常常会有反效果。

末学举一个例子,有一位莲友,她得了癌症,蔓延到整个腿都肿起来,皮都裂开,汤水从裂缝流出来,非常痛苦,她有一个儿子已十七、八岁,却还需要包尿布照顾,她平时为人很热诚,也蛮热心助念,到她临终之前,莲友去看她,她讲到——她死了以后,不晓得谁去照顾这个儿子?因为十七、八岁了还要换尿布,若无人照顾,那儿子怎么办?

想到此,她心里蛮难过的,就情不自禁掉眼泪,莲友就跟她说:‘这什么时候了!你应该万缘放下一心念佛,这个儿子就放下了!’结果这临终的莲友一听,整个人就像发狂一样,很激动,叫说:‘我知道他不是你儿子,你才说风凉话、说放下,要是你儿子看你多会放下?我不相信你多会放下!’大家可别怪她会这么激动,她是在教我们,要细心去体会——一个凡夫面对生死的苦痛、情感和无奈不舍。

因为大家不体谅她的心——她觉得很痛苦的事,别人却好像很轻松说风凉话的样子,她就很反感!其实以前她常为人助念,自己也知道要万缘放下,这道理大家都听过也会说,但问题是——情感很深、很痛的地方,不是那么容易放下,这末学自己也有经验。

(而其实,只要真能往生西方,由西方放光照顾儿子,比在娑婆更容易!但这个‘跳跃’——观念的扭转,需要对佛法的深信。)

奇妙的转折——由激动回归信愿

有关上面所说那位莲友的例子,当她很激动谁都劝不下来的时候,她的女儿很孝顺一直拜佛、求佛,后来我的剃度恩师去看她,只说了几句话,她就回心转意平静下来。恩师怎么说呢?——

恩师摸著她肿痛的脚,轻柔地对她说:‘你这双脚已经为众生走了很多的好路,你的功德回向到哪里呢?’她忽然间静下来,回想到自己以前为众生奉献的那份菩提心,含著眼泪回答说:‘西方极乐世界。’

恩师又牵著她的手——那双手经过一次一次的打针,已经肿胀又充满瘀斑,恩师问她说:‘你这双手已经为众生做了很多的好事,你的功德回向到哪里呢?’她回答:‘西方极乐世界。’(她终于想起了自己以前每天在佛前作课的回向,一念之间她就回心转意了!)

恩师就问她说:‘那么我们送你一程好不好?’她说:‘好!’于是,在大家的助念声中,她凝视著佛像念佛,大约十五分钟就往生了。

恩师顺情而化,善巧的三言两语,就把她从激动的情绪,带回到往生的信愿。这其中的奥妙转折,我们要细心体会。这位莲友过去热心为人助念的善因,终于也感召了自己临终时的大善缘,帮助自己提起信愿。

所以我们在劝临终人的时候要将心比心——要细心体会他的感情,看他的程度,我们先要自己反省一下——平常我们对这娑婆世界的‘芝麻小事’都有意见,仅仅是别人的意见跟我们不一样,我们都很难立刻就放下自己的意见,一点点‘不重要的意见’,都没有那么容易放下,何况要放下‘所有的’意见?尤其是在临终——那种最苦、又最舍不得的时候!

我们可以假想,平常自己正有意见的时候,别人来说:‘你万缘放下,听我的,念佛!’难道我们肯一听就放下吗?就这样乖乖念起‘阿弥陀佛’来吗?心里不会嘀嘀咕咕吗?不会跟他辩论起来吗?

由以上的反省,我们可以了解——平常意见多、个性强的人最容易吃亏,临终危险性很大!平常地位越高,觉得自己越‘大’的人,到时候堕落的可能性越大!谁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要断气,平常一些‘我相’、‘我见’都不肯放(就好像不肯解大便一样),谁敢说临终一刹那,正好都可以放下呢?

由反省,推己及人,感同身受

为临终人助念时,要反观回来,帮助自己提起正念。先由自己反省,将心比心推到临终人——体谅他跟我一样,是个无可奈何的凡夫——‘身见’一点都没有破,他还是会痛、会苦的,——而且他会怕死,也和我一样会舍不得亲情;所以,我们不要一去助念,就把对方当成初果以上的程度,不要一去就要让他‘断惑’!

事实上,阿弥陀佛的‘凡圣同居土’,就是——为了——像我们这一种又证不了果、又断不了惑的人而设的。

所以当我们去助念的时候,无论时间是多么急迫,都要先顺凡情——先顺凡夫的感情——先去仔细思惟体谅他的苦处,也要关怀他身体的苦,感同身受,(千万不要漠不关心,当作无所谓,想想我们自己要是肚子痛或是断了腿,能够无所谓吗?)

我们关怀他的苦,感同身受,就算用一、两句话来表达,也一定要表达。要为他求佛救拔,‘希望他永远不要再受苦’,‘希望他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这就是‘往生’真正的意思)。

顺情而化

我们都知道,阿弥陀经讲极乐世界有很多的鸟,都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的,弥陀要解里面有一段话解释:‘化作众鸟何义?’(这是讲解经文中‘鸟音法利’——就是鸟说法那段。)

蕅益大师说:阿弥陀佛化作众鸟,是什么意思呢?——因为‘凡情喜此诸鸟,顺情而化。’只因为我们这些凡夫的感情,都喜欢小鸟,叫‘凡情喜此诸鸟’;所以阿弥陀佛就顺著我们凡夫的感情这样教化我们,这叫‘顺情而化’,末学看了这句话非常感动啊!

我们想一想,阿弥陀佛慈父化作小鸟,停在我们肩膀上、停在树梢上唱歌,你看看迎面飞来一只可爱的迦陵频伽,那就是阿弥陀佛爸爸变的,只因为我们这些孩子喜欢小鸟,佛就把他尊贵的佛身变成小鸟。

这是多么可爱,何其‘无我’的大慈悲,这是‘恒顺众生’的极至啊!由此我们就可以体会佛是很幽默、很可爱,心非常的柔软,他是用多么可爱的一双慈眼来看众生、化导众生。我们是‘舍利弗’——美目鸟的孩子,要学习‘乃父之风’顺情而化啊!

助念的时候也是要‘顺情而化’,就像水能随方就圆,而成就清洁洗涤的功德,又像云彩、那水蒸气的水滴,就算跑到眼睛里面也不会刺眼。所以我们去助念的时候,可以说不是高姿态的劝导,而是一种请求,要先设身处地交换角色,将心比心,体会临终的这个人,他的凡情所有的苦衷,先深入他的情,才能够顺情而化。

然儿,也不能只顺情,只顺情会堕落!顺情还要顺势转化,才是顺情而化,先‘顺情’——顺情疏导他的苦,疏导他的恐怖,然后才‘而化’——先‘顺情’——就他痛苦的地方,转‘而化’入阿弥陀佛救苦救鸡的大悲。

即凡心是佛心

讲到这儿,提一件真人真事,帮助大家了解。有一位莲友,患了末期癌病,临终将近,他曾对佛教团体热心奉献,也曾用功研究佛法,莲友大众对他极关心,也很希望他顺利往生,所以天天都分班轮流去助念,尽心作临终关怀。

他有一个儿子,在国外,因故不能回国,他自知已病危,想起不能见儿子一面,不禁悲从中来,悲不自胜。其实,以他对教理的研究,他也知道,儿孙自有儿孙福,无须挂碍,他常闻法,更明白临终要放下儿女私情,一心念佛,然而,还是忍不住,情不自禁思念儿子,悲哀波动。

莲友恐他临终失去正念,误却一生大事,就急著劝他‘放下那国外的儿子’,有人甚至爱他心切,就跟他说:‘现在是什么时候了?不赶快念“佛”,还在想念“儿子”!赶快万缘放下,儿子也放下吧!’

这样的话,在‘理’上,固然是千真万确的,因临终念头一错,就又要千生万劫轮回!也难怪莲友心急劝他,可是——以他当时身心交迫的苦而言,这样砥砺的道话,对他而言也是大刺激——因为拂逆了他苦切的情,而引起了大反弹!这就是凡夫‘抽刀断水水更流’的无奈,他情绪大波动,反弹到‘不愿意听人助念’的程度,甚至会把来助念的莲友赶出去!

其实,他何尝愿意如此呢?只因为——物不平则鸣——他的苦没有出路啊!——他不得已的苦衷,没有人同心体谅啊!对凡情而言,对他没有体谅之意者的念佛声,在他听来总是‘频率不对’的,甚至会听成是‘指责’的声波,而不是慈悲救度的音声。

当时,莲友担心他‘临终颠倒’,急找末学去看他。末学是一个修行道上头破血流的失败者,一路上,屡战屡败,挫败得已叫喊不出来,才深深了解,凡情欲诉无门,欲奋无力,欲哭无泪,不得已的苦衷,也因为跌得很痛苦,才体会——‘弥陀不嫌弃,非扶我不可的慈悲。’是多么值得感谢!

末学自己就是个‘颠倒众生’,所以也不觉得他是‘颠倒’,只觉得——这是凡人极苦无奈时的‘情所必然’,(并非‘理所当然’,但几乎是‘凡情所必然’。)而值得大喜的是,在这‘凡情’当中,‘佛心’并没有失去,只是隐藏不现而已,故,其实只要一个回转,就可以——柳暗花明又一村,不必落在‘山穷水尽疑无路’的黑暗中。

蕅祖说——‘烦恼浊中,非“即凡心是佛心”之行,必不能度!’(凡心,谁不牵挂远方不归的孩子呢?)这‘即凡心是佛心’,点出净土法门之大妙处,也给我们处理这事很好的指示。

末学和他一起关心他远方不能归来的孩子,然后告诉他:‘由您这么疼爱孩子,就知道您一定是位慈爱的父亲,以您的心境,一定最能了解——阿弥陀佛大慈父的心,您一定最能了解弥陀慈父惦念我们,疼爱我们的心!’他听了静下来,眼里含著泪水,刹那间,他已回心到‘阿弥陀佛’了。

水泡与大海,本不相隔,凡心与佛心,也本不相隔,观经说:‘阿弥陀佛去此不远。’即凡心是佛心啊!由‘凡夫’牵挂孩子的心,其实一念当中,就可以跳到‘佛’的大慈大悲,这一念,念已在‘佛’了,这一念,小水泡已拥抱大海了!蕅祖说:‘我虽昏迷倒惑,苟一念回心,决定得生自心本具极乐。’

当然往生的事是很紧急,事情虽然紧急,但是讲话不必著急,不必一去、一开口就很紧急说:‘你赶快放下!’‘你赶快往生!’

要了解——人通常这样,你越逼的时候,对方就捉得越紧。就好像小时候的童话:风和太阳在比赛,谁能让行人脱掉外套?先是大风用力要吹掉行人的外套,风越吹越冷,行人当然就把外套拉得越紧不肯放,风怎么吹都没办法让他脱掉外套,可是太阳一照,行人温暖了,就自动脱掉外套。

我们去助念的时候就要先体会,自己平常一些芝麻小事都放不下,何况他一时要放下所有的事!

临终人的境界是很难,很不简单的,所以在劝导的时候,心态和语言都要做一个调整,要将心比心慢慢地转,不要著急。不要自以为是‘祖师’,一去就道貌岸然,训人,说些连自己都做不到的话。

也可忆佛念佛

讲到这里,举一件真人真事来帮助大家了解。一位莲友,临终前两三天,大家为他念佛,他却要求要喝咖啡,家人认为咖啡对身体不好,不愿给他,莲友认为他不一心念佛,竟要喝咖啡,很颠倒,大家因怕他贪恋咖啡,都不给他咖啡。他觉得连小小一杯咖啡都求不得——更越发想要得到,得不到很懊恼!竟变成一心‘吵著要喝咖啡’,不念佛了,(而且越听助念、引磬就越气!)

莲友们问末学——‘怎么办?’末学说:‘请泡两杯,末学去和他干杯!’

他家人担心说:‘怕咖啡对身体不好。’其实已届临终,实在不是谈咖啡对身体好不好的时候了,况且他吞咽困难,顶多只喝一、二口,喝咖啡本来事小,也不犯戒,可是在这临终前夕,这样强力违拗他的小小意愿,反而会误大事——令他反弹起嗔心,就更不好!

所以末学和他一起欢喜喝咖啡,举杯欢笑念‘阿弥陀佛’,‘和莲池海会佛菩萨干一杯’,他举杯也自然念‘阿弥陀佛’,满足笑了起来,说:‘今天感觉天空特别晴朗,和莲池海会干一杯,阿弥陀佛!’其实,他只喝了一点点咖啡,然而已经笑著回到念佛,也不再吵著要喝咖啡了!

我们是喝咖啡要不离念佛,并不是念佛一定不能喝咖啡。是行住坐卧不离佛,并非念佛不能行住坐卧。若念佛不能行住坐卧,不能喝水,不能呼吸,那么如何是好呢?所以重要是心念的焦点——忆佛念佛,都可以见佛的。

晨曦社诸位童子大家都很难得,大家去为纯华助念,所写下来的助念记录,都能够用柔软的心来体谅家属的心情,也都记得阿弥陀佛第十八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康僧铠译本)

关于第十八愿,末学有一些感受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早在遗忘年代的那个时候,早在我们不晓得还轮回何处的驴胎马腹,阿弥陀佛大慈父就已经了解我们生死轮回的痛苦,他也了解我们这样的根机——什么都放不下,——自己要断惑也断不了一品惑,这其中的痛苦和困难,阿弥陀佛早就深深了解,所以他为什么五劫苦苦地思惟,他在思惟什么?

他那五劫苦苦地在思惟,是思惟——要怎么样救‘下下’——像末学这一种下下根器,毛毛虫般的众生。后来他思惟成就——(就好像卡通影片那样电灯泡放光,就说:“啊!我知道怎么样救下下了!”)

于是他就主动发愿——要注意哦!是他先主动发愿,非救我不可!当我们还不晓得在哪轮回,还不晓得该自觉时,他就发愿非救我们不可,他发了愿就累世修行,建设极美极乐的花园,要让我们永远都不必再受苦,而且知道我根机不好,须安排诸上善人,安排最好的老师,来作我们的师友。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他慈悲,不忍心我们受苦,是他主动发心来完成的,往生极乐之后,思衣得衣,思食得食,食毕碗盘自去,为什么能这样呢?因为所有的饭菜都是阿弥陀佛负责煮,所有的碗盘都是阿弥陀佛负责洗......。

佛的强力保证

我们若把四十八愿会合一起来体会,就是一句话——‘如票我不能让你往住极乐,来这里安乐修行、乃至成佛的话,我就不取正觉!’

上次我们晨曦社诸位童子,受完八关斋戒,燃臂回向的时候,末学听大家念慈云忏主净土文,念到这一句——‘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大家都非常诚恳地念,末学听了很感动。什么叫‘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句话就是说——‘如果我不能让你往生,来这里离苦得乐的话,我就不成佛了(不取正觉)!’

换句话讲,他的成佛是以‘让我们往生’作为赌注,若不能让我们往生,他就不成佛。这就是法藏因地中的大愿。

婷婷(晨曦社九岁的小朋友)建议:讲话要讲那个人家听得懂的啊!所以,我们把法藏大愿变成毛毛虫的童话来讲:“如果我作爸爸的,不能带你回家,让你安乐,那我就不叫爸爸!”

蕅益大师的要解里面说:‘而皆是已成,非今、非当。’就是说阿弥陀佛已经成佛了,所以——极乐世界一切都是已成(已经成就),并不是现在还没成,也不是当来才成。既然他已成了,可见我们必定能往生,因为佛说:‘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他既已取正觉,就必定能让我们往生!意思就是说,他一定有办法带我往生,带我往生的大愿‘飞机’已经造好了,让我们能往生的事情,他十劫以前就已经成就了,这件事对我们来讲只需要‘欢喜信受、作礼而去。’(这是阿弥陀经中讲的)。

‘欢喜’——就是知道自己必能往生,全身细胞都情不自禁欢欣鼓舞、欢喜踊跃;

‘信受’——就是完全相信佛的好意,毫不客气地接受下来;

‘作礼而去’——就是感恩得不得了,投身归命,从此一往不退,再也不退转了。

‘欢喜信受’就是有信又有愿,享受佛恩,过著欢喜的日子;

‘作礼而去’就是以感恩、报佛恩的心,不退转地勇猛行下去。

于阿弥陀佛的大愿中既然已经讲了:‘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分明已经强力保证他有办法了,那我们就不要以为自己比佛更聪明,而硬想出一堆状况,来怀疑‘佛会不会没办法?’硬想出一些理由,来和佛抬杠疑东疑西,疑神疑鬼,疑则不信啊!

至心信乐

‘第十八愿’愿文中说到:‘至心信乐’,‘至心信乐’在我们是要做什么?没事做啊!——只要完全相信佛有办法,他十力威德,佛力无边!如果我很乐意听他安排,任凭他救度,他就一定有办法!我只要称名呼唤他!

我若真至心相信、愿意去(很爱去)的话,正念分明念佛,固然可以往生,假设我睡著,他也有办法叫醒我,带我往生,就算我昏迷不醒,他也有办法抱著我往生,即使我不能动,佛也有办法扛著我往生,反正他都有办法!只看我信不信他有办法。

我们看父母亲带著孩子去旅行,万一在火车上,小孩睡著了,难道父母亲会把小孩子丢在车上、丢在外面就自己回家了吗?孩子睡著了,父母亲一定会设法把他抱回去的。

同样的道理,我若信阿弥陀佛有办法,又愿意任凭他救度。一呼唤‘阿弥陀佛’就成功了,‘莲花牌的时光机’—(即接引莲花—小朋友婷婷说的)又不会失事,我操什么心?他既早已有办法带著我往生,那我需要的是什么?——就是‘至心信乐’——(可分由‘众生’,和由‘佛’两方面来讲。

由众生这方面来讲,就是我百分之百相信——依靠佛一定有办法,把所有的担心都丢掉,不要担心我自己成绩不好,所以佛不会来接我,(这是我们自己想的,可不是佛的本意!)

我们也不要很狂妄,以为是因为我自己很有修持,或以为我很能念佛,很用功,念佛功夫很好,或以为我又能修善,又持戒,我成绩很好,所以佛才来接。

无量寿经教我们:‘心不下劣,亦不贡高。’既不要担心自己成绩不好,不要有自卑感,但是也不要贡高我慢,以为是自己很有本事才往生净土。

因为,要明白—我们凡夫,作恶的心当然是不清净,即使行善的心也都不清净,为什么呢?因为行善当中仍然执著有一个‘我’,常挂念著「自我’这观念,比方说:这是‘我’布施的,这件事是‘我’做的......,就如上广下钦老和尚说:‘“狂憨神”抬,抬不退,以为承天寺都是我建的,众生都是我度的。’(这等于是狂妄的病发作了,发作不退,不管做什么善事,总是有个‘我相’夹在里面,做完之后很难忘记那是‘我’做的。)

因为总是有个‘我相’的阴影夹在那边,所以我们的善和恶同样都不清净,要注意——‘不清净’,根本就不是净土的‘因’!我们凡夫的心哪里有净土的因呢?

蕅益大师要解说:‘声闻缘觉,菩提善根少,人天有漏福业,福德少,皆不可生净土。’(不但是凡夫的‘有漏福业福德少’,没有办法生净土,即使是声闻、缘觉,他们也算是‘菩提善根少’,都不是往生净土的因。)所以我们能生净土是仗佛的慈悲愿力,靠称念佛名,是信佛慈力,仗佛慈力才往生的!根本不是自己的本事。

印光大师也说——就如坐船渡海是仗船的力量——根本不是自家的本事!

我们凡夫常自己在分别执著、比高下,分别谁修得好谁修得不好,这是用凡夫的俗情在看,佛不是这样看的。好比:房子由地面上看是有高楼大厦、矮屋子的差别,但是如果坐飞机从上空来看,根本没什么差别......都是一片啊!甚至由高空看,垃圾堆跟花园也没什么差别,这是比喻——佛眼平等观之。

这是从‘众生方面’来讲‘至心信乐’——是百分之百相信、依靠佛的大慈大悲、平等救度,而且很高兴欢欢喜喜让他救。

另外,由‘佛方面’来讲,这句‘至心信乐’——‘至心’两个字也可以作‘受词’,作‘信乐’这个动词的受词,把它理解为‘信乐佛有至心’——相信佛有至诚的心,他非救我不可!是佛以至诚心,主动发了四十八愿要来救我,我本来是已经苦极了,而且依照我本来的业力,不但有堕地狱的可能,而且是必堕地狱!

但是我知道:就算我是这么差的众生,佛也非救我不可,我体会到佛有至心,深心感动,一念相信,涌出了无比的欢喜和感恩,涌出了好乐之心!(好乐,不但是愿意,而且是乐意得很!(乐意得要命!)欢喜踊跃!这个‘乐’字,读作ㄧㄠˋ时在古文解释为‘性命以之’,就是非常爱好,爱好到连生命都豁出去了!就是好乐到认为比我生命还重要,又乐此不疲!)

由体认相信佛至诚救我,而生起了好乐生极乐,好乐去亲近佛的心。

因为像末学检讨自己,是妄想心不断,就如楞严经讲的——我们都是用攀缘心、生灭心,难得用‘至心’,所以在凡夫这方面,至心是很难的。然而可贵的,就是即使我们是这样的凡夫,佛还是至心要救我们,这就是末学深信的地方,所信的是佛的大悲至心,是佛有大悲,至心要救我!

因为信他至心要救我,从这深信而至心依靠他,信他至心要救我,又有大力、十力威德,故我至心依靠,让他安排。信佛自有办法,信佛大悲无尽,而涌出了好乐之心,从这种信乐涌出一念‘阿弥陀佛’,乃至十念,往生就完成了!

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

我们要了解——因为法藏已成佛,才有‘阿弥陀佛’这个名号的出现,也就是:他完成让我们往生的愿,他才成佛,才有阿弥陀佛的名号,对佛来讲,一切都是已成——十劫以前,他已经确定他有能力让我们都往生。

所以当我们至心信乐,念起阿弥陀佛名号的时候,就是法藏的大愿兑现的时候!因此,一称名,佛的愿就兑现了!

一称名,就‘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一称阿弥陀佛,就把佛兆载永劫的功德全部都摄受下来,变成自己的功德,就像一吃苹果,就把苹果中所有的营养,以及果农所有的辛劳功德,大地的养份,日月的精华,虚空中的气体......,都吃进去了,全都变成自己的营养。

换句话来讲,我们往生的影片,对佛来讲,是已经拍好了,如要解所言:‘而皆是已成,非今、非当。’但是在我们众生妄心这边——大家愿意看影片的时间不一样,所以才有已生、今生、当生的差别,我们知道这个道理的人,就可以‘今愿今生’。

而,有人可能到很久后才会想看到这个影片,就像末学拍了一个‘行住坐卧四威仪与医学原理’的录影带,拍出来以后,大多数人都束之高阁,影片拍好了很久,三年中也没有几个人真认真看过。所以对我来讲是已经拍好,但是对看的人来讲,可能是未来的事情。

同理,佛已成的事,对我们来讲可能是未来的事,其实你真愿意的话,现在就可以完成了。

能否‘临时’助念,劝往生?

还有人问:‘如果这个临终的人,他一生都不信佛,也不念佛,我们能不能临时为他开导、助念让他往生呢?’——请问大家,是能?还是不能?(能!极乐童子们都说‘能’,只是不知道怎么开导。)

我们先说明是能?还是不能?能,就一定有办法,(待会儿我们再举例,就举纯华的例来说明。)先把这些疑点弄清楚,因为我们心里真很相信的话,到时候看事办事,一定有办法,有话说。但是如果你自己有疑点的话,心会怯弱,不敢讲话。

刚刚那问题是说:‘一个人一生不信佛,也不念佛,能不能临时助念,让他往生?’这个问题就好比:‘有人一生都不相信果农,他自己也不种水果,那我们可不可以临时劝他吃水果?’那么,就很简单嘛,就像大家说的,一定可以。

但是如果我们自己不是很深信,怀疑:‘他一生都胡作非为又不信佛,可以吗?’只要心中杂有一个‘怀疑’的话,就不是老实念‘佛’,而是念‘疑’了,这等于是跟佛抬杠——佛说他有办法,你偏说他没办法,这就是跟佛抬杠!怀疑佛的本愿大慈,怀疑佛力会不会没办法救?怀疑佛会不会不慈悲不来救?这都是自己胡思乱想!不老实念佛。

比如我们有急病去看医生——挂急诊之前,我们对那医生根本也不认识,更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在家里也没有先念他,也没有先求他,甚至根本不知道那医生可信不可信,我们一有急病就跑去挂急诊,就等于骤然把生命交给他,而,一挂号请医生,医生不就来了吗?他一来,他所学的医学,他所有的能力全部都用上来了,他是用全力来救我们。

凡夫的医生尚且可以这样,何况是阿弥陀佛呢!众生临时有状况来‘挂急诊’,佛是大医王怎么会不赶快来救呢!难道佛还会说:‘你平日又不念我,我才不管你呢!’若这样就不叫慈悲了。

又如:我们平常也没有去研究飞机或去看航空公司,也没有认识驾驶员,而临时受伤了,要到远地去治疗;假设有很慈悲的人劝我们搭飞机,又代我们订机票,我们虽受伤不能走路,而到时候,他又用担架、轮椅把我们送上飞机。上了飞机就由空中小姐负责照顾,由飞机负责运载,这样,也能把我们送达目的地。

这是比喻‘助念’,助念就好像是去劝搭飞机,又代订机票,又用担架轮椅送人上飞机,那么受伤的人怎么样呢?他只要一个念头:‘好吧,接受你的好意!’这样就信愿具足,他只要不刻意去跳飞机的话,就在盛情难却之下到彼岸了。

所以‘临时助念’也是可以往生,这个代订机票、又轮椅担架送人上机的助念者,追根究底其实是弥陀化身,搭机的人一上机就到彼岸,根本不需要怀疑,因为驾驶大愿飞机的是阿弥陀佛,绝对不会失事的!

末学很羡慕临终能有人代订机票,又硬送上机的事,所以我很喜欢这样作——去劝搭机、自订机票、订机票送人。什么叫‘订机票送人’呢?——就是我念佛给你听,你听闻到佛号,就等于我把机票送给你了。

像我们上次到台北上课,回程时就是当当先帮我们订飞机,我们什么事都没有,只要上机就好了,而且去的时候还已太迟,机场还广播:‘某、某某人啊,请赶快上机喔!’我们就匆匆忙忙地赶快跑步上机,一坐上飞机,很快就到了!(都还没吃点心呢!

那阿弥陀佛的飞机要怎么到彼岸,是阿弥陀佛的事,不是我们的事,我们也不需要会开飞机,因为开‘莲花飞机’来迎接我们的事,阿弥陀佛在十劫以前就已经成就了,我们现在只要作个广告员,让大家知道有这班飞机可以搭,又愿意帮人家推轮椅送上机,那就好了!轮到我临终的时候,人家推我上机,我只要‘不跳机’就好了!(即‘不改变愿生极乐之心’)一下子就到了!

那怎么开导劝搭机呢?‘开导’末学是不会,末学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求佛哀祐......,

(台语说:没半步,就只有‘死皮赖脸求佛’一步)——而,佛大悲大智、大雄大力他自有办法!我们只要求最有办法,又最慈悲的佛来办,就成办了!

讲到这里,举一件真人真事来帮助大家了解。有一次,末学到某医院为某甲病人助念,忽然间,附近病房有一位太太,脸色铁青、满面惶恐,跑来问同行的居士说:‘可不可以请师父去看看我先生?’居士问她说:‘你先生怎么回事?’她说:‘舌癌末期!早已昏迷两个多月,血压也几乎量不到!两个月前,医师就告诉我说他随时会断气,可是他到现在一口气不断,也不清醒,经常眼神怪异,把我吓得要死!我被折腾地很苦,不知该如何才好?于是今天早上就去楼上佛堂求佛!’

末学知道后,就应她的要求去附近病房看她先生。一进去,看到他插著管子,呼吸困难,但是眼睛半开半闭,有一种怒气!

末学就先到病房外面私下问这位太太说:‘你们中间有什么过节、不愉快吗?’她说:‘我先生是个赌徒,把家里的钱赌光了!还经常回来要钱去赌!每次他回来要钱,我就很生气、很讨厌,也不给他,他拿不到钱,就说:“好!你不给我好过,我以后也要让你不好过!”现在他这样,我果然是非常地不好过!可是不知道该怎么办?’

末学听了她这段话,明白她先生所发的‘恶愿’——“好!你不给我好过,我以后也要让你不好过!”就是关键所在,于是劝慰她说:‘你的先生赌博,这样对你,当然你一定很难过,支撑一个家也很辛苦,可是如果我们想要化解怨气,那就必须先回想、反省自己的过失,诚恳地向对方求忏悔,如此怨气才能化解!’

她听了刚开始有点委屈,想说是她先生对不起她,跑去赌博,家庭都是她在撑,现在还要跟他求忏悔,真是不平!末学说:‘当然!你有你的苦衷,可是每个人都想自己对,而对方错,那么怨气永难平!’

末学问这位太太说:‘你在结婚之前知道他赌博吗?’她说:‘知道。’末学说:‘那你是明知他赌博而嫁给他的。’末学就在她先生的床前,问这位太太说:‘他每次回家,你是不是都给他不好的脸色,把他贬得一文不值,使他不愿意在家里待下去,而要去外面寻找快乐和价值感?你体谅过他的感觉吗?如果我是你的话,我现在就跟他忏悔,当初都没有好好地体谅他那边痛苦的心境,只有想到家里的经济,没有给他体贴和鼓励。’

末学说到这里,观察到病人的表情有点变化!于是末学接著说:‘如果你希望你的先生身心能够安乐,放下他对你的恶誓,你现在就跪在他床前,至诚恳切跟他求忏悔!想想你所以会跟他结婚,他的种种好处、种种优点。并忏悔你对他多年来没有一个好脸色,和一句好话!虽然你很认真地在维持家计,但这样的态度,对你先生来讲确实是痛苦的!’

这位太太听了也有所触动,就跪在地上跟她先生求忏悔,认真地数落自己的不是,声泪俱下!

这时,她先生的眼睛就可以闭起来,呼吸也平顺得多,没有先前那种含恨的样子。末学就劝这位先生说:‘某某先生,你太太既然已经知道她自己的错处,跟你虔诚忏悔,你就宽宏大量,大人不计小人过。每个人原先都想做好,而不小心走上了岔路,彼此都有不得已的苦衷,她也有不得已的苦衷,你们彼此包容原谅才好!’

后来,末学再劝他们,冤仇宜解不宜结!求阿弥陀佛帮他们化解内心的冤结!又劝这位先生说:‘与其在这里坚持这一口怒气,让自己痛苦,不如找寻一条让你能快乐的路!’然后就向他简介阿弥陀佛的净土法门,劝他念佛求生西方。请他一起念佛,求阿弥陀佛慈悲接引,不要在这里冤枉受苦......

劝说之后,末学又回去某甲的病房继续助念,没过几小时,那位太太又慌慌张张地跑进某甲病人的病房,拉著末学说:‘师父,怎么办?他断气了!怎么这么快?’她吓得手脚发抖,要末学赶快去帮忙。

末学说:‘你不要怕!赶快念佛,求阿弥陀佛接他去西方!你原来不是嫌他拖太久,彼此很痛苦吗?现在佛慈悲马上帮你解决,你又嫌怎么这么快!念佛,佛菩萨就会来,就不用怕!’

我们一群人就先过去帮他助念。看起来,病人接受了她的忏悔,放下了怒气......

念佛的心,必须和‘忏悔业障’相应!当一个人能够见到自己的过失,发觉自己亏欠别人的地方,这才是心中佛光的显现,与佛的频道才相通啊!如果自以为是,总觉得‘自己对,错在对方。’这样虽然心中念佛,还是不相应的。

以事例来说明

关于纯华这件事情,因为大家曾经深入去思惟这件事,也都有参与,对她的状况,末学是从您们各位菩萨听来的,现在就姑且把——如果末学去参与的话会怎样做,把末学的作法跟大家报告一下,若有不对的地方,或是大家觉得有不妥的地方,再指导末学。

助念的细节因人而异,但总原则一致,就是有信有愿必能往生。以纯华为例,末学会如此做——

(一)第一步,首先拜佛求佛

接到通知,第一步,首先拜佛,犹如自己临命终,恳切求佛,以本愿大悲怜悯纯华之苦,垂慈来安慰纯华,引导纯华带她回安乐莲邦,跪拜时,观想纯华欢喜念佛,跟随阿弥陀佛登上莲台,回西方。

也求阿弥陀佛加被我、引导我、左右我——让我知道该为她做什么,希望我所做的、所说的都能契合佛的本意,能帮助她还有一切见闻的人,同生极乐国。礼拜求佛后就上路,一路念佛回向去看她。

(二)跟家属沟通(十大愿王,导归极乐)

到了医院以后,当然需要先跟家属沟通,才能去病房看她,那怎么跟家属沟通呢?佛所教的方法,就是依普贤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所以我们办事的时候,就依照次第,一者礼敬诸佛——她的家属就是诸佛(未来佛),所以我们去的时候就礼敬、称赞、供养,按照这样的作法,导归极乐。

所以末学会先跟她的爸爸菩萨沟通,说:‘我们是纯华的好朋友,知道纯华她受伤了,我们都很心疼、很著急,所以特地赶来,我们知道爸爸您照顾纯华不眠不休一定很辛苦,所以想来义务帮忙,希望为您分担一些苦。’

我们做任何事,先不要急著要对方接受我们什么,因为对方是我们的影子,是我们的投影,我们要先接受他,也就是先设身处地,跟他交换角色体会:——他现在女儿受了重伤垂危,他是怎么样的状况?我们要先融入他的心境,亲切地了解他。

佛教我们要礼敬、称赞,这不是做事的手段,而是内心的修行,为什么要称赞呢?因为境界都是我们内心变现的,我们对境界有不满意,其实就是反映内心不清净,所以学习称赞,就是学习净化自己的内心。(当然,称赞不能心口不一致。)意业先清净了,口业再称赞,心口一致的称赞,让我们身口意能清净,在自己方面是这样修行,和天地万物众生和谐,就是内心清净和谐。

所以我们礼敬称赞纯华的爸爸说:‘纯华在学校表现很优秀,可见爸爸教育很成功,是一位好爸爸,听说纯华的妈妈过世很早,爸爸您一定是加倍辛劳抚养她,您的辛劳佛菩萨都知道,我们大家都向您致敬。纯华小小年纪就懂得参加慈青社,一定是很慈悲热心助人,这也必然是爸爸很慈悲,给她的影响。慈悲的人都比较能了解佛,比较能够信佛,我们大家都很舍不得纯华发生车祸,也很舍不得她这么早离开我们,但是这个世间是个苦海,您看九二一大地震,一夜之间就有多少人受伤、断头、断腿、死亡,老实说,这苦海的世间,并不是活得愈久愈快乐,就好像是很难吃的菜,并不是吃得越大碗越幸福。’

末学为什么要这样对纯华的爸爸讲呢?因为纯华很年轻就遇到灾难,而且她有学佛,有些家属会对‘她这么年轻就遇到灾难’觉得很痛苦、不甘心,而且会因此对佛反感,觉得佛都不保祐她。

所以末学提出——‘其实并不是活得愈久就愈快乐,难吃的菜并不是吃越大碗越好,可能正因为她很善良,正因为她学佛,所以她不用在这世间受那么多的苦,可以提早领先得救,可以提早过佛菩萨快乐的生活。’这样的观念或许可以稍安慰家属的不平与不甘,给他们痛苦的心一条出路。

而,在她姊姊方面,末学是听大家说——她半工半读,供给纯华读书,像这样的姊姊真是好伟大,很少有姊姊这样,我们也由衷礼敬称赞她。先体会他们的处境和心情,看彼此的心都能够沟通接受了,再讲正题——因为阿弥陀佛这种本愿的大慈悲,并不是大家一见面开口就能听得进去的,要听入耳,那得要宿世善根、福德、因缘成熟了!但是我们求佛,佛会加被我们无障碍。

普贤行愿品说的:‘若人诵此愿者,行于世间,无有障碍,如空中月出于云翳。’——如果人能够诵(心诵身行)普贤十大愿,那么行在这个世间,就没有障碍,好像空中的月亮,从乌云的遮蔽当中出来,这是普贤行愿品教我们的。

所以我们待人处事,要用阿弥陀佛的心,照著普贤行愿品的作法——

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我们按照这样的次第,这样的发愿,在行为上一一做出来,就会照佛菩萨讲的这样——‘行于世间,无有障碍。’

(三)希望她以最快乐的方式存在

如果前面讲的可以沟通,再跟他们说明:‘我们所以这么冒昧深夜前来,是因为和您一样爱纯华,所以希望她以最快乐的方式存在。’(请注意——我们是希望她‘以最快乐的方式存在’,并不是希望她‘赶快拔管子,赶快断气往生!’这两种表达方式的‘内心意愿’是大不一样的!)

(四)在生死关头,阿弥陀佛愿来引导、换佛身

末学会跟家属们解释,说:‘虽然医生说她的身体已经不能修复了,可是佛告诉我们宇宙的真相,生命是无限的,其实我们都不会死,不用怕,只是会轮回,一世又一世地换身体,好像换车子或是搬家一样,在重新投胎(要换车子)的时刻,是最要紧的时候,因为如果心很痛苦、心很乱,一不注意,有时候就会换到更坏的车子————换到一个更坏更苦的身体,所以佛大慈大悲,教我们一个很好的方法,可以‘换身体’换得很好,而且一劳永逸。

\

有一尊阿弥陀佛,他发愿,在众生最苦难的生命关头,他要亲自来帮忙,只要我们愿意相信、接受他的救度,呼唤他的名字,他就会来,他会来帮我们换最好的佛身,换金刚不坏的身体,使我们能自由自在到极乐世界,到佛的世界,同时也可以自由回到这个世界,来看家人,来度一切众生。我们曾经看到很多人,在换身体的时候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真的来带领、引导他,去极乐世界换佛身,永远不必再受苦。’

关于这点,可以举一、两个例子是自己比较有亲身体验的现例来说明,再跟家属沟通:

(五)念佛如打一一九,实行很简单

‘这其中的道理是很深的,以后您可以深入研究,但是现在时间很紧急了,而实行上又很容易,如果我们现在没有把握时机实行,以后当您明白的时候,会很后悔!现在实行很简单,只要相信,愿意念阿弥陀佛,这样就好了!就好比临时有灾难,我们相信有‘一一九’(信),愿意打电话(愿),伸出手指头——‘一一九’三个号码一按(行),电话打通了,救护车、消防队就来了。阿弥陀佛救度众生,比一一九更慈悲更快!现在生死交关,是最要紧的时刻,是纯华要换什么身体的决定时刻,我们现在为她念佛,请佛来救她、来带她,这比火灾打一一九更紧急,纯华也是佛弟子,阿弥陀佛是我们大家的大慈父,佛疼爱她的心,和您作爸爸作姊姊的一样急切,您愿意和我们一起来为她念佛吗?’(这样讲,我们心里要祈求佛加被,让他们欢喜同意,也一起来念佛。)

(六)我们合力陪她走这段路

‘纯华是个好孩子,所以不必在这世间受很多苦,她可以领先得度,先到快乐的世界,先到阿弥陀佛、观音菩萨的身边,我们现在合力一起陪她走,让她领先得度,领先过快乐的佛生活。否则如果再轮回,即使下辈子做人当总统、甚至升天,都是免不了生死痛苦的。何况轮回也可能作鬼,或作其他动物,那就更苦。’

末学以前当医生时,通常都是这样跟病人家属沟通,大部份的家属都会同意,很少有家属不同意的。虽然各人个别条件差异很大,但是恭敬虔诚是行得通的总原则。

(七)和临终人沟通

(1)让他了解状况

而在临终人纯华方面,如果进去加护病房看她的话,末学会先跟她讲:‘阿弥陀佛!虽然你不认识我,但是阿弥陀佛很疼你,要我来看你。’

纯华参加慈青社,一定是崇敬上证下严上人,所以我们可跟她说:‘证严上人也为您祈祷、为您祝福(上人的心必然如是)。听说您车祸受了重伤,大家都很心疼,很舍不得您受苦难过。’

为什么要告诉纯华说她车祸受重伤呢?因为当事人她在路上忽然发生车祸,是刹那间发生的,她自己一刹那之前,也不知道会发生车祸,撞上的时候也迷迷糊糊,一时惊吓可能什么都不清楚了。

有很多人,车祸以后,好久都不知道自己发生了什么状况,甚至死掉了他都还不知道自己死了,而还在找他以前的那个身体,所以末学如果遇到——临终的人属于‘意外灾祸,昏迷不醒的’,末学就会讲一下他的状况让他了解,也提醒他,所以才说:‘听说您车祸受重伤了’——让她知道她的状况。

反过来说,如果她还迷迷糊糊,不知道发生什么事,而我们一去就跟她讲说:‘你现在,万缘放下,一心念佛!’她可能还莫名其妙呢!

所以我们可以跟她先讲清楚她的状况。我以前看过一些病人像车祸、中风的患者,昏迷一段时间醒过来后,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发生什么事,所以跟他解释一下状况是有必要的。

(2)不妨真诚流露,表达关怀

而为什么要把我们心疼难过的真情也表达出来呢?因假如为了让她不贪恋世情而顺利往生,就刻意表现道貌岸然,太过冷静理智,就很容易令人误会为——好像要催她早点离开般,太冷漠无情了,她反而会觉得没人关怀她,而更渴望留恋这个情,甚至会反感起嗔心!

所以我们爱护她的真情,也不妨就直接流露表达出来。不用太担心她会眷恋这个情,大家可以试想:如果我们现在发生车祸——我们自己可能是很想活下去,很渴望赶快被救起来,但是每个人一来就催说:‘你赶快万缘放下,赶快往生!’没有一个人希望你活下去,没有一个人想跟你在一起,这样您能接受吗?

所以要体谅,不单是家属很难接受临终的那一刻,而是事情太突然,连当事人本人,都没准备好接受‘他自己会死’的事实。

末学国中时,曾有车祸的经验:在路上骑脚踏车被摩托车从后面撞过来,撞上时,根本都没看见对方,我莫名其妙,车被撞掉了,人飞起来,最后看到一根电线杆在面前一晃,然后就倒在地上!是头先落地感觉剧痛,刹那间就不省人事。当时正放学,撞到我的人很好,他还由我的书包,找到我向同学借的笔记簿,听说,他不但跑到学校问,说:‘王雅琴发生车祸了,她家住哪?’而且还跑到王雅琴的家里通知,

她爸爸说:‘王雅琴在洗澡。’那王雅琴听了吓一跳说:‘我的笔记簿借郭惠珍了,一定是郭惠珍发生车祸了!’我被撞后昏迷了十几个钟头,完全不省人事。醒来之后,一起床,头就往后倒,眼前一片黑暗,周围的人问我:‘你叫什么名字?’我好像知道,但一时答不出来,我也很奇怪他们为什么问我这个问题。原来是因那时候琼瑶有本小说,描写有个人因为车祸把一切事都忘掉了,所以他们怕我得‘失忆症’,把一切事都忘掉了。

回想起来,自己根本迷迷糊糊,不知道当时状况怎么样,好像只记得自己有摔下来的经历而已。假加那时死了,一定死得不明不白。由此可推知一般意外灾祸死亡的状况。还曾经有一位算命的女士,告诉我说:‘你要不是吃素、念佛,那一次的车祸就死了!’

(3)顺情而化,让她的苦流出去,转向弥陀愿海

讲这个经验,是给大家作参考,和大家互相勉励——要记得阿弥陀佛教我们的顺情而化,我们的同学如果发生了状况,我们一定会很心疼著急,舍不得他受苦难过,我们这很恳切的真情,不妨直接流露出来。因为她自己受苦时,当然舍不得自己受苦,别人假如对她太冷漠了,她的苦就没办法得到共鸣而抒发掉,所以要先像大禹治水一样,用疏导法,给她一条出路,使苦能流出,她的苦能流出去,才能转向弥陀愿海,才能流入弥陀大愿海。

要往生极乐世界,当然要能舍掉这个身体,我们希望她往生极乐,也一定要能舍这个身体,但她如果不知道自己身体已经坏掉了,那就很难舍。虽然如此,我们也不能很冒然唐突,一去就叫她把身体舍掉,我们将心比心——我们现在要是断了一条腿,会不会立刻想把这个身体舍掉?一定是想把它给治好,不会想舍掉,对不对?

除非你平常很有道心,常常这样提携,否则的话,很少人能这样立即舍幻化之身,求往生西方。所以要先将心比心、顺情而化,体会对方面临身体坏掉的感觉,但也并不是一味顺情,是‘顺情’还要‘而化’,‘而化’先要‘顺情’。

(4)为她念佛、求佛安排;愿她无有众苦,但受诸乐

然后,再跟纯华讲:

‘大伙三更半夜来看您,为您念阿弥陀佛——’这样一边讲就把阿弥陀佛的圣号念出来,让她听闻到了!

‘求阿弥陀佛大慈大悲,为纯华作最好的安排,让纯华永远安乐,不必再受苦。末学以前通常会跪在病人的旁边,为他祈求,把内心向佛祈求的话讲出来,我心里这样祈求,就直接讲出来,让他可以听得到,如果他耳朵已经听不到了,他的心也可以感受得到。

再鼓励她:‘即使我们没有办法帮助您,但是佛有办法!我们都很急切虔诚,为您念阿弥陀佛求佛来帮助您。’

这样念佛,她也就听进去了。‘求阿弥陀佛大慈大悲,为纯华作最好的安排,让纯华永远安乐不必受苦。’我们内心愿她‘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这就是‘往生极乐’的真实意义,我们试把‘往生极乐’,用一般人容易了解接受的语言来表达。

(5)以宽恕化解怨恨

接著再进一步说:‘纯华您是慈青的社员,是热心助人的孩子,阿弥陀佛知道,您心地很善良,做很多善事,和证严上人一样慈悲。撞倒您的人,他不小心,而让您受苦,实在很不应该,我们都很为您不平,但是证严上人教我们:“普天下没有一个我不原谅的人,普天下没有一个我不爱的人。”撞到您的人他不是故意的,他很痛苦,而且很愧疚,向您求忏悔,求您原谅他,纯华您一定会用上人的精神去原谅他,对不对?今天假如反过来是您撞到他,一定也希望他能宽恕您,因为车祸只是彼此刹那间的不慎,不是任何人愿意的,所以慈悲的纯华,您一定能宽恕他,您宽恕了他,您所有的苦,阿弥陀佛都可以为您担待,阿弥陀佛可以让您不必受苦。’

为什么要这样劝她?因为她被撞受伤了,有时候心会挂碍,会怨恨撞到她的人,而只要心里面有一口怨气、有一点不能原谅别人的心在,这就是‘愿呕气受苦’而‘不愿意往生极乐’,这‘不愿’,就是往生的障碍,不是别人障碍,是自心生障碍,所以跟她提一下,让她拿出慈悲的心原谅,才能和佛相应。

而为什么要先说:‘撞倒她的人不小心,让她受苦,很不应该,我们为她不平呢?’因若不先将心比心,站在她的立场,体谅她的委屈,而一下子就要她——‘在如此痛苦的病况下,去原谅肇事者。’那实是太难能可贵的‘圣人境界’,我们别一下子就强人所难,只要能渐渐宽恕就很伟大了!

因为她平常亲近证严法师,就用她所亲近、尊重的人的话来劝她——‘普天下没有一个我不原谅的人,普天下没有一个我不爱的人。’众生都是有佛性的,只要跟她提示一下,她原来有一个佛性的大慈悲心,这个心念一提起来,其实已经可以跟阿弥陀佛的频道相应了。

(6)交给佛安排,换金刚不坏之身

再劝勉她:‘医生说您的身体坏了,但是您不要怕,因为生命是无限的,我们都不会死,只是会‘换身体’而已,这个身体只是像一部车子,我们的心才是主人。车子坏了,我们就换一部更新、更好的,这个身体坏了,就换一个更新、更好的佛身。一般人胡思乱想,可能会换更坏、更糟糕的身体。而我们是学佛的人,有一个很好的办法,可以换很好的身体!——

阿弥陀佛发愿,要帮我们换一个最好最快乐的佛身,而且是永远金刚不坏的。在我们临终要换身体的时候,只要信得过,呼唤阿弥陀佛的名字,阿弥陀佛就马上来为我们做最好的安排,带领我们。

在阿弥陀佛的带领之下,一切都会很顺利,不必担忧,您一心念佛,很快就会脱离一切的痛苦,换上舒服安乐的佛身,不但可以和阿弥陀佛一起自在地到各处游玩、学习度众生,也可以带著极乐世界的花朵回来看爸爸、看姊姊,看一切好朋友,就和住在一起没有两样。纯华您不用担心不用怕,我们已经看过很多人,信靠佛力念阿弥陀佛,都真的得到佛的带领和帮助,只要您相信,愿意接受佛的慈悲,一心信靠他,阿弥陀佛随时就在您身边帮助您。

我们只要静下来专心念阿弥陀佛,一个字一个字听清楚安心念,就和佛搭上线,能够念‘十念’就成功了,甚至只念‘一念’也可以成功。阿弥陀佛一心一意要帮助您,非救您不可,您不要怕,放心念佛交给佛安排(此即‘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也会慈悲照顾您的爸爸和姊姊,我们大家和佛菩萨都在您身边,陪您走这一段路,您安心,您不会寂寞的,我们一起念佛,您专心听、专心念,很快就会换好金刚不坏身,永远不再受苦,很快就会到光明的极乐世界留学,再回入娑婆度有情。’

(7)自己专心念佛——把电话打通

劝勉之后就专心念佛,我们助念的时候要注意,不要东张西望,不要去管周围怎么样,我们要当作是自己临命终,自己先学万缘放下,一心念佛。

去助念,千万不要应人情去虚应故事——一下子又要喝水,一下子又要上厕所跑出跑入,一下子又想自己肚子饿要吃个点心......,这样自己念佛不专心,发出去的电波就很杂乱,而临终的人,或亡者,他中阴身并不是用眼睛看或耳朵听,亡者是用‘心’看,用心感受,等于有小神通(他心通),所以我们只要很诚恳,把‘阿弥陀佛’念清楚,他就能接收得到。我们把自己念的佛号,字字听清楚,就像打电话,同时要观照、看清楚每一个号码是不是打对了,同样,念佛时也要听清楚每个字,一一听清楚,看好自己的佛号,这个电话就打通了!

电话打通了,就是佛的事了,阿弥陀佛会依本愿大力随时做最好的安排。我们只负责把这个电话接通。

如果不专心,就像乱按电话号码,当然会打到别的地方去,打错电话,来的是谁就很难说了!这样讲大家也别害怕,因为把电话打对,其实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事,何况‘阿弥陀佛’电话号码只有四个字,‘一心念佛’也就像把电话打对一样简单,专心地念,人人都可以打通,随时只要静下来,就可以拿出这个能力来。

请大家记得——只要‘至心信乐,乃至十念。’就可以成功了!

南无阿弥陀佛!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耳代目 以耳代目

以耳代目成语名称以耳代目成语拼音yǐ ěr dài mù成语...

以肉驱蝇 以肉驱蝇

以肉驱蝇成语名称以肉驱蝇成语拼音yǐ ròu qū yíng成...

以胶投漆 以胶投漆

以胶投漆...

以肉去蚁 以肉去蚁

以肉去蚁成语名称以肉去蚁成语拼音yǐ ròu qù yǐ成语...

以肉啖虎 以肉啖虎

以肉啖虎成语名称以肉啖虎成语拼音yǐ ròu dàn hǔ成...

最新文章
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 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

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三才。...

惜寸阴者,乃有凌铄千古之 惜寸阴者,乃有凌铄千古之

惜寸阴者,乃有凌铄千古之志;怜微才者,乃有驰驱...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古诗原文[挑错/...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惜分长怕君先去,直待醉时 惜分长怕君先去,直待醉时

惜分长怕君先去,直待醉时休。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