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愿法师:信受阿弥陀佛救度之因
发布时间:2019-11-15 10:10:31 编辑: 阅读次数:
将三心、十念与往生,这三种愿事来配对,以三信之因和往生之果配对,“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就是要救度信者的本愿。信受阿弥陀佛本愿救度的人,阿弥陀佛就以“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愿力绝对救度,因为三信之因和往生之果配对,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是果报,有果报一定有修因啊,就是信受阿弥陀佛救度之因。所以念南无阿弥陀佛,内心如果对阿弥陀佛的本愿不信受,这就是心疑口称,口业虽然称念六字果号,意业与阿弥陀佛的愿心不相契、不相应,这叫做有口无心。如同嘴巴在吃饭,但是内心不相信这饭是由米所煮成的,当然这样吃下去,饭依然也可以使肚子产生饱的感受,但是很有可能不相信的疑心,就不想再吃下去了,不想吃饭,就会因为没吃下去而没有吃到饱的结果。很多人念佛就是如此啊,不相信阿弥陀佛绝对的救度,不相信念佛会成佛,不相信在临命终佛菩萨会现前接引,不相信怎么有那么简单——念佛就会往生?这就是不相信的疑心啊。所以就因为不相信、怀疑、顾虑、担心而退失道心,不念了,不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改修其它的法门,甚至有的退到外道,改念哈利路亚、改念阿门、改信一贯道、改信法轮功的都有,实在说起来很可怜。世尊在净土三经所说的道理听不下去,听外道的邪知邪见,实在是很可怜啊——这种的佛弟子。所以念南无阿弥陀佛,要让自己可以一生不退,老实称念,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若没有信心的内涵,要如何一生专念啊?要如何老实念佛啊?一个考验、一个挫折就投降了,所以信心与念佛是互为一体,非常的要紧。下面,【以“乃至十念”之因与往生之果配对,就成为救度称念者之本愿。】以乃至十念的因,与往生之果配对,“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誓言就成为救度称念者的本愿。所以第十八愿法藏菩萨发愿的本来用意,就是要以果地名号救两种众生:第一、救信受本愿的众生,第二、救称念佛号的众生。所以阿弥陀佛的本愿具足救度信者跟称念者的内涵,因为三心、十念共为第十八愿的愿事。我们若了解法藏菩萨的用意,我们在心中信受阿弥陀佛的本愿,口中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这样第十八愿的修学就圆满了。下面,【第十八愿,十方诸佛加以称扬赞叹,即是第十七愿,所以此二愿有不离关系。】第十八愿与第十七愿息息相关,当然第十八愿与任何其它的四十七愿都是息息相关,但是第十八愿若没有第十七愿,诸佛如来的称扬、赞叹、宣扬,那么六字洪名就不能弘布于十方世界。第十七愿叫做诸佛称扬愿,因愿文:【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法藏菩萨誓言,成佛之后的佛名,要给十方诸佛如来称扬赞叹。是不是法藏菩萨希望诸佛赞叹他呢?不是。法藏菩萨的用心非常的深远,因为成佛之后佛名六字,如果没有让十方众生得遇,十方众生就没有信受称念、往生、成佛的可能。我们娑婆世界,若没有释迦牟尼佛为我们宣扬净土的经教,我们怎么会知道有西方极乐世界?我们怎会知道有阿弥陀佛的
本文链接:信愿法师:信受阿弥陀佛救度之因
上一篇:佛的泪
下一篇:佛经不可不读的五大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