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讲解网
标题

楞严经第七卷详解

来源:楞严经讲解网作者:未知时间:2019-07-17 17:40:30
阿难。汝问摄心。我今先说入三摩地。修学妙门。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皎如冰霜。自不能生一切枝叶。心三口四。生必无因。阿难。如是四事。若不遗失。心尚不缘色香味触。一切魔事。云何发生
楞严经第七卷详解

阿难。是善男子。持此咒时。设犯禁戒于未受时。持咒之后。众破戒罪。无问轻重。一时销灭。纵经饮酒。食啖五辛。种种不净。一切诸佛菩萨金刚天仙鬼神。不将为过。设著不净破弊衣服。一行一住。悉同清净。纵不作坛。不入道场。亦不行道。诵持此咒。还同入坛行道功德。无有异也。若造五逆无间重罪。及诸比丘。比丘尼。四弃八弃。诵此咒已。如是重业。犹如猛风吹散沙聚。悉皆灭除。更无毫发。阿难。若有众生。从无量无数劫来。所有一切轻重罪障。从前世来。未及忏悔。若能读诵书写此咒。有上带持。若安住处庄宅园馆。如是积业。犹汤销雪。不久皆得悟无生忍。

此能灭现在业。未受时。谓未持咒时也。持咒后不可更犯矣。著不净衣。清贫不备也。坛法极难全备。故许无坛诵咒。勿疑功德差别。比丘四弃。即杀盗淫妄四根本罪。犯此四者。永弃佛法海外。不与共坐。不入僧数。比丘尼复加四弃。第五名触。谓与男子触著。起染心故。第六名八。有八事故。谓与男子捉手。捉衣。同入屏处。屏处共坐。共语。共行。相倚。相期。第七名覆。谓尼闻大僧说法时。遮覆他罪。不肯对众陈首。第八名随。谓尼于大众中。未与作共住法。即随共住故。通上四弃。故名八弃。阿难下。能消过去业。如千年暗室。一灯能破。悟无生忍。即二渐次所获无生忍也。尚在十信前。

复次阿难。若有女人。未生男女。欲求孕者。若能至心忆念斯咒。或能身上带此悉怛多。般怛啰者。便生福德智慧男女。求长命者。即得长命。欲求果报速圆满者。速得圆满。身命色力。亦复如是。命终之后。随愿往生十方国土。必定不生边地下贱。何况杂形。

此能随诸愿。海宝千般。先求如意。咒心是如意珠。取之不穷。用之不匮。故生时随心自在。而命终时。亦得随愿往生。不生下贱者。以此咒心。是无比法。是至贵物。故独往独来。处处称尊。

阿难。若诸国土州县聚落。饥荒疫疠。或复刀兵贼难斗诤。兼余一切厄难之地。写此神咒。安城四门。并诸支提。或脱阇上。令其国土所有众生。奉迎斯咒。礼拜恭敬。一心供养。令其人民各各身佩。或各各安所居宅地。一切灾厄。悉皆销灭。阿难。在在处处。国土众生。随有此咒。天龙欢喜。风雨顺时。五谷丰殷。兆庶安乐。亦复能镇一切恶星。随方变怪。灾障不起。人无横夭。杻械枷锁。不著其身。昼夜安眠。常无恶梦。阿难。是娑婆界。有八万四千灾变恶星。二十八大恶星。而为上首。复有八大恶星。以为其主。作种种形。出现世时。能生众生种种灾异。有此咒地。悉皆销灭。十二由旬成结界地。诸恶灾祥。永不能入。

此能消灾难。种种灾难。起于逆理。今顺法性永离诸过。故一切不能入。支提。此云可供养处。即净刹通称。脱阇。即城台也。一心供养。谓专心致敬。始得灵验。恶星八万四千。由众生八万四千烦恼所感。二十八宿。各有所主之事。随人心善恶而变。善则福应。恶则灾应。八大恶星。即五行及罗计孛也。今举逆处言。故总名恶星。由旬。此云限量。一由旬四十里。祥。吉兆也。何以却之。意以平顺为福。

是故如来宣示此咒。于未来世。保护初学诸修行者。入三摩提。身心泰然。得大安隐。更无一切诸魔鬼神。及无始来冤横宿殃。旧业陈债。来相恼害。汝及众中诸有学人。及未来世诸修行者。依我坛场。如法持戒。所受戒主。逢清净僧。于此咒心不生疑悔。是善男子。于此父母所生之身。不得心通。十方如来。便为妄语。

结归道场修持。父母身者。现身即证也。心通。如前不起于座。得须陀洹。决定自知成佛不谬。应时心能记忆八万四千恒河沙劫等。

说是语已。会中无量百千金刚。一时佛前合掌顶礼。而白佛言。如佛所说。我当诚心保护如是修菩提者。尔时梵王。并天帝释。四天大王。亦于佛前同时顶礼。而白佛言。审有如是修学善人。我当尽心至诚保护。令其一生所作如愿。复有无量药叉大将。诸罗刹王。富单那王。鸠槃茶王。毗舍遮王。频那夜迦诸大鬼王。及诸鬼帅。亦于佛前。合掌顶礼。我亦誓愿护持是人。令菩提心。速得圆满。复有无量日月天子。风师雨师。云师雷师。并电伯等。年岁巡官。诸星眷属。亦于会中。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亦保护是修行人。安立道场。得无所畏。复有无量山神海神。一切土地。水陆空行。万物精祇。并风神王。无色界天。于如来前。同时稽首。而白佛言。我亦保护是修行人。得成菩提。永无魔事。

此众神护咒也。金刚。力士众。梵王下。诸天众。无色天当在此。药叉下。八部众。日月下。天神众。山神下。地祇众。此咒是如来心印。故凡所有处。百灵守护。

尔时八万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刚藏王菩萨。在大会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如我等辈所修功业。久成菩提。不取涅槃。常随此咒。救护末世修三摩提正修行者。世尊。如是修心。求正定人。若在道场。及余经行。乃至散心游戏聚落。我等徒众。常当随从侍卫此人。纵令魔王大自在天。求其方便。终不可得。诸小鬼神。去此善人十由旬外。除彼发心乐修禅者。世尊。如是恶魔。若魔眷属。欲来侵扰是善人者。我以宝杵殒碎其首。犹如微尘。恒令此人所作如愿。

此菩萨护咒也。华严十地品。藏王为说法主。位在上地。示金刚身。常护此咒。世尊下。明护心之切。纵令下。驱斥外魔。大自在。以统世之心。深耽固执。成大慢天。是魔之甚者。亦不得其便。余小鬼神。自当远去。发心修禅者。亲住如来座下。可得近傍也。护持行人。而言宝杵碎首者。折摄并行。以杀为慈也○修行有正有助。若利根人。从耳根一门正修足矣。若根器稍劣。必须持咒为助行。方得成就。四卷请入华屋至此。名修道分。下别起证果分。

阿难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辈愚钝。好为多闻。于诸漏心。未求出离。蒙佛慈诲。得正熏修。身心快然。获大饶益。世尊。如是修证佛三摩提。未到涅槃。云何名为干慧之地。四十四心。至何渐次。得修行目。诣何方所。名入地中。云何名为等觉菩萨。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大众一心。伫佛慈旨。瞪瞢瞻仰。

此请修证位次也。涅槃。指极果。干慧。指因心。信住行向。及四加行。名四十四心。三渐次。是修行目。初地至等觉。名证入。阿难但问修证位次。如来先明觉性。次辨迷妄。后示渐次者。妙性圆明。本绝圣凡。亦无修证。因有迷妄。灭妄明真。始有修证位次耳。

尔时世尊赞阿难言。善哉善哉。汝等乃能普为大众。及诸末世一切众生。修三摩提。求大乘者。从于凡夫。终大涅槃。悬示无上正修行路。汝今谛听。当为汝说。阿难大众。合掌刳心。默然受教。

前云远契如来常乐我净。此云悬示如来正修行路。自三渐次。以至妙觉。中历五十五位。然后至菩提法性之家。岂不远乎。言汝今未得入。预为汝揭而示之。则从始至终。直趋宝所。更无委曲矣。刳者剜也。虚心受教也。

佛言。阿难。当知妙性圆明。离诸名相。本来无有世界众生。因妄有生。因生有灭。生灭名妄。灭妄名真。是称如来无上菩提。及大涅槃。二转依号。阿难。汝今欲修真三摩地。直诣如来大涅槃者。先当识此众生世界二颠倒因。颠倒不生。斯则如来真三摩地。

先明所依真如离一切相也。妙性者。直指真如之体。统众德而大备之谓圆。烁群昏而独照之谓明。离诸名相者。真如界内。绝生佛之假名。平等性中。无自他之形相。不但无世界众生。亦无菩提涅槃。因妄三句。因染缘而有众生世界之名也。妙性离名绝相。本无诸妄。由最初一念不觉妄动。遂有生相无明。因生相而复起住异灭相。唯其有生有灭。所以称之为妄。遂有二种颠倒。所谓依本觉故。而有不觉也。灭妄五句。因净缘而有菩提涅槃之名也。转世界颠倒。依菩提。转众生颠倒。依涅槃。所谓依不觉故。而有始觉也。阿难下。直示二种转依果当在二种颠倒因中求也。以此二种颠倒不生处。即是如来真三摩地。前云狂心自歇。歇即菩提是也。故知圣凡二途。皆由生灭迷悟而立。真如门中。实无是事○此下发明二颠倒。众生依世界而居。世界因众生而起。两不相离。文亦互见。

阿难。云何名为众生颠倒。阿难。由性明心。性明圆故。因明发性。性妄见生。从毕竟无。成究竟有。此有所有。非因所因。住所住相。了无根本。本此无住。建立世界及诸众生。

此总标无明熏真如成其染用。为二种颠倒因也。众生二字。是二种两字之讹。性明心。即本觉体。圆谓通妄通真。因明发性者。明指无明言。发性。谓无明所发之性。即业识也。妄见。即见分。究竟有。即相分。从本觉体。一念妄动。而有无明。因无明而成业识。因业识而有见分。因见分而有根身器界。所谓无同异中。炽然成异也。能有之无明。与所有众生世界。本非有因。为彼所生之因。亦非有住。为彼所住之处。如空中花。如睡时梦。诘之无根。觅之无本。即本此无住之无明。建立世界众生二种颠倒。

迷本圆明。是生虚妄。妄性无体。非有所依。将欲复真。欲真已非真真如性。非真求复。宛成非相。非生非住。非心非法。展转发生。生力发明。熏以成业。同业相感。因有感业。相灭相生。由是故有众生颠倒。

此明众生颠倒由见思而起也。妙性明圆。迷之乃生虚妄。迷真起妄。妄性元空。实无体也。凡夫颠倒如此。无论矣。将欲下。指外道颠倒言。妄性既空。了妄无体。妄自无依。乃无端欲求复真。谓妄之外别有一真。即此欲真一念。已非真真如性矣。真真如性。不离妄故。既知非真。犹自求复。如知是幻。犹自求幻。终竟无有。故曰非相。非生二句。正明非相。非生。即非因计因。妄计邪修为生果之因。非住。即非果计果。妄计诸无常处。为常住之果。非心即邪智。总摄一切邪妄见解。各自谓明本来心。非法即邪境。总摄一切邪妄修证。各自谓得无上法。展转发生六句。俱指外道。此辈自谓不造现业。不受后有。与凡夫异。岂知邪因邪果。邪智邪境。互相引发。生出邪力。造作发明。现在熏成业种。将来定感业果。生灭无已。何时得出耶。凡夫从非有成有。外道从非真求真。凡外不同。颠倒则一。

阿难。云何名为世界颠倒。是有所有。分段妄生。因此界立。非因所因。无住所住。迁流不住。因此世成。三世四方。和合相涉。变化众生。成十二类。是故世界。因动有声。因声有色。因色有香。因香有触。因触有味。因味知法。六乱妄想。成业性故。十二区分。由此轮转。是故世间声香味触。穷十二变。为一旋复。乘此轮转颠倒相故。是有世界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若非有色。若非无色。若非有想。若非无想。

此释世界颠倒由根尘而起也。世界本来清净。何有颠倒。悉由众生颠倒。识妄相成。成十二类。故世界亦成颠倒耳。是有所有者。指无明所起之众生。因有分段根身。建立有情界限。此界之名所由立也。本无有因。为彼所生之因。亦无有处。为彼所住之处。皆由念念迁流。遂成三世。此世之名所由立也。以世涉方。以方涉世。俱成十二。所以变化众生。亦应其数而成十二类。是故下。约一念妄动而内根外境一时具足也。尘来应心。声必先至。以声最通达。耳又遍利也。循声必至觅色。近色必至闻香。闻香必至觉触。觉触必至尝味。尝味必至知法。知法则想缘不舍矣。由疏转亲。渐成取著之相。一切众生。颠倒趣生。皆由此也。业者。习也。性者。不可改转之意。所谓习以成性也。业性广之八万四千。总为十二区分。声香味触。举四以该十二。根尘穷十二变。为一周旋往复。乘此下。谓能造根尘既具十二。故所造众生亦具十二类也。

阿难。由因世界。虚妄轮回。动颠倒故。和合气成八万四千飞沉乱想。如是。故有卵羯逻蓝。流转国土。鱼鸟龟蛇。其类充塞。

首三句。所作之因也。末数句。所受之果也。和合至乱想。指因果之间。中阴托生时也。下同。卵唯想生。虚妄。即想也。虚妄轮回。是好大喜高。不肯素位之人。自作自受。因必招果。故曰轮回。动颠倒者。不动真心。全体躁动也。和合者。中阴身与生缘和合也。气谓以气交。即托生之缘也。因中好高使气。故托气为生缘。遂成乱想。当受鸟身。作轻举想。当受鱼身。作游泳想。因此妄想。然后传命。羯罗蓝。此云凝滑。世界轮转。变化众生。故十二类生。皆言由因世界。类各八万四千者。各由八万四千烦恼变成也。

由因世界。杂染轮回。欲颠倒故。和合滋成八万四千横竖乱想。如是。故有胎遏蒲昙。流转国土。人畜龙仙。其类充塞。

胎因情有。杂染。即情也。情生于欲。名欲颠倒。滋。指父母交媾之缘也。夫妇为正淫。外色为邪淫。情有邪正。故所感之果亦有横竖。当受人身。作竖行想。当受畜身。作横行想。遏蒲昙。此云疱。

由因世界。执著轮回。趣颠倒故。和合暖成八万四千翻覆乱想。如是故有湿相蔽尸。流转国土。含蠢蠕动。其类充塞。

湿以合感。执著即合也。合由爱滞。触境趋附。名趣颠倒。湿以阳生。名和合暖成。所趣无定。名翻覆乱想。蔽尸。此云软肉。湿生初相也。愚钝之情为蠢。柔弱之形。唯见其动。状不可别。名蠕。如醯鸡之类。唯其生平不配道义。无丈夫气。故感此无知之报。

由因世界。变易轮回。假颠倒故。和合触成八万四千新故乱想。如是故有化相羯南。流转国土。转蜕飞行。其类充塞。

化以离应。变易。即离也。离此托彼。名假颠倒。触类而变。名和合触成。厌故趋新。名新故乱想。羯南。此云硬肉。下皆称羯南者。诸类通称也。脱故趋新为蜕。如虫为蝶。转行为飞。如雀为蛤。脱飞为潜。凡不同形而相禅。皆转蜕也。是谓化相。唯其生平毫无操守。触处生变。故感此无定之报。

由因世界。留碍轮回。障颠倒故。和合著成八万四千精耀乱想。如是故有色相羯南。流转国土。休咎精明。其类充塞。

有等外道。以日月为父母。知水去垢之能。知火作热之义。事日月水火。和合光明。坚执不舍。障隔不通。故名留碍。名障颠倒。精明显著。因此受生。故名色相。日月星辰之类。吉者为休。凶者为咎。乃至爝火蚌光。皆精耀也。此人弃自己大智慧光。而认昭昭者为极则事。故一遇显著之境。便托为生缘。

由因世。界销散轮回。惑颠倒故。和合暗成八万四千阴隐乱想。如是故有无色羯南。流转国土。空散销沉。其类充塞。

厌有著空。灭身归无。名销散轮回。迷漏无闻。名惑颠倒。依晦昧空。名和合暗成。阴隐乱想。即无色界外道类。有想无色。不成业体。亦称羯南者。有义系也。此人不知有相身中无相身。故将此身心。销磨沉没。散入于空。因中已成昏暗。一遇暗境。便托为缘。已上二种。是情之变。

由因世界。罔象轮回。影颠倒故。和合忆成八万四千潜结乱想。如是故有想相羯南流转国土。神鬼精灵。其类充塞。

似有若无。彷佛不真。名为罔象。影即阴影。有影无形也。外道凡夫祠祷神明。皆从忆想所生。故曰和合忆成。神鬼相不可见。众生邪慕灵通。逐影忆相。恍惚见之。久之忆成境界。又将幻心和合所忆之境。以为生缘。隐隐跃跃。结成相貌。故曰潜结乱想。生当堕其类。神鬼精灵。如天魔精怪等。皆由错乱修习。得其影而不得其真。即有五通。未得漏尽。

由因世界。愚钝轮回。痴颠倒故。和合顽成八万四千枯稿乱想。如是故有无想羯南。流转国土。精神化为土木金石。其类充塞。

外道不知性本圆活。勉强抑伏。心随境变。遇物成形。如华表生精。黄头化石之类。问枯稿则无想。何云枯稿乱想。精神化为土木金石。为有轮回。为无轮回。答枯稿如草乍枯。根本未绝。时至复生。以顽定力而成顽物。遇缘生情。依旧流转。已上二种。是想之变。合计四种。皆是修行而不得其真者。

由因世界。相待轮回。伪颠倒故。和合染成八万四千因依乱想。如是故有。非有色相。成色羯南。流转国土。诸水母等。以虾为目。其类充塞。

相待者。倚靠泰山。资藉名势也。伪者。认物为己也。不知自性卓然立于物先。而恃他人为己力。非颠倒乎。因中自无肺肠。随人所染。故染缘和合。认为可因依之境。不觉身堕水母等类。水母。以水沫为体。以虾为目。本非有色。待物成色。故曰非有色。

由因世界。相引轮回。性颠倒故。和合咒成八万四千呼召乱想。由是故有非无色相。无色羯南。流转国土。咒诅厌生。其类充塞。

相引者。邪语邪业。诱引他人也。性颠倒者。使乖弄巧。全是业性用事。忽乘咒诅之力。惹起故业种子。将谓彼此呼召。不觉身堕咒诅厌生。反被他人役使。呼召者。书符捻诀之类。世有邪神邪鬼。听人役使。如樟柳神。及撒豆成兵之类。不由生理。则本自无色。既感成质。非无色也。已上二种。是合之变。

由因世界。合妄轮回。罔颠倒故。和合异成八万四千回互乱想。如是故有非有想相。成想羯南。流转国土。彼蒲卢等。异质相成。其类充塞。

合妄者。本非真心相合。但为财势之故。妄相附合也。因中欺罔他人。回取他物。互为己有。故生缘到时。和合异质之物。亦作回互之想。不知身堕蒲卢等中。反被他物回为彼有。蒲卢。诗作蜾裸。即土蜂也。取桑虫负于木空中。七日化为己子。以异质故。非有想相。以相成故。成想羯南。

由因世界。怨害轮回。杀颠倒故。和合怪成八万四千食父母想。如是故有非无想相。无想羯南。流转国土。如土枭等。附块为儿。及破镜鸟。以毒树果。抱为其子。子成。父母皆遭其食。其类充塞。

怨害。非止寻常之怨。盖施恩负恩。恨入骨髓也。杀颠倒者。向来施恩因缘。至此全成杀机。怪。谓怪异之境。冤恨既深。故触著怪境。托为生缘。遂起父母可食之想。不觉身入块果中矣。本有食父母想。故曰非无想相。托生在块果中。故曰无想。此何等事。而有是想。穷其起处。只是怨害为因而已。吾辈慎勿怨人。亦慎勿令人怨。已上二种。是离之变。

是名众生十二种类。

以皆不了妙觉明心。迷陷情欲。积妄发生。妄随轮转。非正修行。莫能免脱。故下卷示除妄修正之法。

以上就是楞严经第七卷详解了,我们修行的时候可以多看看这些讲解,这些东西是能够帮助我们很快的去理解和修行经文的,能够让我们知道楞严经讲了什么,能够让我们更好的去修行的。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深而不诡摘自南北...

情如之何,暮涂为客,忍堪 情如之何,暮涂为客,忍堪

情如之何,暮涂为客,忍堪送君。古诗原文[挑错/完...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往似赠,兴来如答。 情往似赠,兴来如答。

情往似赠,兴来如答。...

最新文章
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 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

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三才。...

惜寸阴者,乃有凌铄千古之 惜寸阴者,乃有凌铄千古之

惜寸阴者,乃有凌铄千古之志;怜微才者,乃有驰驱...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古诗原文[挑错/...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惜分长怕君先去,直待醉时 惜分长怕君先去,直待醉时

惜分长怕君先去,直待醉时休。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手机版 网站地图